綜述:美國搖擺州會是民主黨人惡夢? 香港中通社10月29日電 題:美國搖擺州會是民主黨人惡夢?
香港中通社記者 關秀英 踏入美國大選投票日(11月5日)前的最後一里路,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以及候選人特朗普和哈里斯都將全部精力投放到七個搖擺州上。根據實時廣告數據公司AdImpact的統計,單是10月1日至21日的這段時間,哈里斯和特朗普在搖擺州中的廣告開支分別接近9000萬美元和7000萬美元之數,兩人在這些州頻繁活動,在這段時間內,哈里斯一共出席了25場活動,特朗普則出席了18場活動。 美國雖然是個人口逾3.4億的國家,但在總統選舉的制度下,真正決定選舉結果的就只有少數來來去去的那麼幾個兩黨支持率差距非常接近的所謂搖擺州。雖然這些州只代表美國大約兩成人口,但這些州只要有幾萬人改變投票意向,那麼總統選舉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美國總統並非由選民直接選出,而是由一個州按照選民投票結果選出一張選舉人名單。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兩個小州之外,投票採取領先者全取制,在一個州得到最多票數的候選人就會得到該州所有選舉人的支持。 這種選舉制度230多年前設計出來的原意,是考慮到幅員廣大,通訊、交通不便。不過,這種制度的設計意味着,即使候選人在全國整體選民間支持率超過對手,仍然有可能因為選舉人票數不及對手而敗選。換句話說,“得民心者,未必能得天下”。最經典的要數2000年大選,當時民主黨時任副總統的戈爾在點算絕大部分選票後,雖然領先共和黨的喬治·布什,但由於所得的選舉人票不足以取勝,要由關鍵搖擺佛羅里達州決勝負,最終喬治·布什在這個州以500多張普選票優勢,全取25張選舉人票,以271比266票反超戈爾當選。戈爾即使在全國普選票上比喬治布什多50多萬票,仍要飲恨白宮。 2016年的大選,特朗普當時以304張選舉人票入主白宮;而計算普選票,他只得逾6298萬張,較民主黨對手、前國務卿希拉里少逾286萬票,是歷屆最大的得票差距。 2020年,拜登全國得票率比得特朗普高4.5個百分點,但在威斯康星州則只以0.6個百分點的差距險勝特朗普。由此可見,2020年的總統選舉雖然由民主黨勝出,但該次選舉對民主的不利程度有增無減,達至3.8%的水平。 歸根到底,由於民主黨人集中在加州、紐約州這些大州,形成了大量的“無用選票”,民主黨得票遠遠超過半數門檻所需,多餘出來的選票卻不會影響選舉人票的結果。 因此,2000年以來的6次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在其中5次都獲得更多選票,但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勝出的選舉則只有3次。民主黨人大部分都是在“得民心”的情況下“敗於”搖擺州而失去“總統寶座”。搖擺州無可避免地成為民主黨人的“惡夢”。 這一次選舉,哈里斯接替拜登競選之後,全國民調支持度一直領先特朗普。雖然臨近選舉,兩人差距收窄,讓人逐漸看高特朗普的勝算。但其實哈里斯民望最高的時刻,她的平均全國民調領先幅度也不足4個百分點,勝算其實也只說能是“50對50”,並無明顯的差距。 根據FiveThirtyEight 29日的最新實時民調顯示,特朗普分別在亞利桑那州以48.6%比46.7%、佐治亞州48.5%比46.9%兩個州較大比數領先哈里斯,而哈里斯則在密歇根州以47.4%比47.2%、內華達州47.3%比47.2%、北卡羅來納州48.1%比47.2%、威斯康星州47.8%比47.4%、賓夕法尼亞州47.8%比47.5%五個州僅以極微少的差距領先特朗普。由此可見,哈里斯的勝算堪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