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台當局允校內宣傳罷免 “黨政退出”成空談? 香港中通社4月15日電 題:台當局允校內宣傳罷免 “黨政退出”成空談?
香港中通社記者 鄭竣凱 台灣各地“大罷免”延燒,甚至校園內也成戰場,多所高校內近期出現罷免連署攤位,引起“政治進校園”的質疑。當局“教育部長”鄭英耀稱尊重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招致各方批評,有學者直指為鄭英耀的言論“感到臉紅”。 據台媒報導,近期台灣政治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校園內,都出現針對中國國民黨立委二階段罷免連署的攤位,輔助學生參與連署。 針對大學生是否可以在校內設攤提供罷免,鄭英耀14日稱,大學校園不應該為特定政黨服務,但若是學生表達“自身權益、公民態度“等,只要不影響他人、不涉及詆毀,都應該予以尊重。 鄭英耀強調,教育部門多次通令各所高校謹守校園中立,禁止把學校場地借給政黨辦理活動,至於學生自發行為,應尊重其“言論自由和公民活動”。 鄭英耀的說法引發外界強烈質疑,中國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指出,“大罷免”是政治活動的一部分,學生可以自由談論,但擺攤參與連署就存在疑慮,法律規定學校不能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其精神應該涵蓋校內學生。 台灣民眾黨立委劉書彬認為,鄭英耀的說法是“自毀原則”,立委有當選才會有罷免,設攤位參與連署很明確是政治活動。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表示,大學可以有言論激盪,但不能成為現實政治利用操作的場域,“大罷免”由民進黨推動,鄭英耀身為知識分子,卻“當民進黨的官就合理化民進黨的不對”,為其談話感到臉紅。 台大醫學院教授陳培哲也質疑,學生在校園內支持“大罷免”,若進一步有支持或反對政黨的言行,難以界定是否屬於“言論自由”,當局必須思考相關行為是否適合在校園內進行。 台灣相關法規規定,校園內禁止“從事政黨活動、助選活動”,鄭英耀以“言論自由、公民活動”為由給學生擺設罷免連署攤位開綠燈。有分析指出,這意味著政治活動只要通過學生發起,校方就不應禁止。 台媒“聯合報”質疑,若鄭英耀標準一致,未來校園內將不禁止任何政黨、政治和候選人的宣傳活動,“只要讓學生來做就可以”;另一種可能是鄭英耀雙重標准,若學生參與的是有利在野黨、罷免民進黨立委的活動,鄭英耀又要換一種說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