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觀察:習近平越南訪問成果對馬來西亞之行有何啟示

分享到:
2025-04-15 19:57 |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15日電 題:習近平越南訪問成果對馬來西亞之行有何啟示

  香港中通社記者 黎金良

  4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對越南的國事訪問,啟程前往馬來西亞,展開東南亞三國之行的第二站。此次訪問正值特朗普政府高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動盪之際,中越簽署45項合作協議,涵蓋互聯互通、人工智能、海關檢驗檢疫、農產品貿易等領域,展現在關稅壓力下深化合作的決心。

  習近平此訪是2023年12月訪越後再次到訪,與越共總書記蘇林、越南國家主席梁強舉行深入會談,就深化“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出六點舉措,即增進更高水平的戰略互信、建設更加牢固的安全屏障、拓展更高質量的互利合作、繫牢更加廣泛的民意紐帶、開展更加緊密的多邊協作,以及實現更加良性的海上互動。面對特朗普關稅壁壘,中越雙方強調反對單邊保護主義,呼籲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習近平在越南《人民報》署名文章中指出,“貿易戰與關稅戰沒有贏家”,為越南在中美博弈中的“竹子外交”提供支點。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特別提出盡早實現雙方標準軌鐵路、高速公路、智慧口岸全面聯通,顯示出以實際行動開闢新路徑,降低對美出口依賴的決心。

  越南作為東盟核心成員,其對華政策的示範效應顯著。習近平此訪通過深化中越合作,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作為可靠貿易夥伴的形象,與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形成對比。在關稅壓力下,中越的合作模式為東盟國家提供了替代路徑,強化了中國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的引領角色。

  馬來西亞擔任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習近平來訪,意義重大。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下,越南訪問為馬來西亞之行提供了啟示作用。首先,越南在美國關稅壓力下,為習近平到訪安排了最高禮遇,這種高規格接待不僅凸顯越南對華政策的優先級,也為複雜國際環境下的合作營造了積極氛圍。與此同時,中越同意4月16日至17日在北部灣舉行第38次聯合巡邏,深化漁業執法與海洋養護合作,展現管控南海爭議的務實態度。

  其次,在特朗普“對等關稅”的價目表中,東盟是遭徵收高額關稅重災區,越南的積極取態可視為東盟國家的一面鏡子,同時帶出團結才能對抗美國高壓關稅的信息。馬來西亞作為東南亞製造業中心,在區域經濟能發揮互補作用。

  正如習近平在訪問馬來西亞前夕發表的署名文章所言,中馬要深化互利合作,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重點推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藍色經濟、旅遊經濟合作,助力各自現代化進程。雙方要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完)

視頻

更 多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美國對華關稅增至145% 各國採購商如何看?
美國前頂尖智庫主任 香港大學教授李成:揮舞關稅大棒的美國如今很不好過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首次在香港舉辦 千名精英共話數智未來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