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淪陷80周年 史學者談兩種不同性質的抵抗

分享到:
2021-12-08 20:3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2月8日電 (記者 崔靜雯)1941年12月8日,日本飛機轟炸香港多處,18天後英軍投降,香港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三聯書店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歷史研究中心8日合辦學術研討會,多名學者分享了他們對抗戰前後多個領域香港歷史研究的成果。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以“二戰期間香港兩種不同性質抵抗的探討”作主題發言。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劉蜀永用史實說明,二戰期間在香港的確存在兩種不同的抵抗。英軍18天的抵抗和港九大隊的抗戰,性質完全是兩回事。英國、日本在香港的矛盾本質是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爭奪勢力範圍的矛盾。英軍抵抗是為了保衛大英帝國在遠東殖民利益,而不是為了保衛中國,保衛香港的中國人。中共領導港九大隊的抗戰才是衛國保家,為了保衛中國,保衛香港的中國人。戰後英軍重返香港,和中國爭奪受降權,拒絕將香港交還中國,這就說明很有問題。

在香港,有人把英軍的抵抗和港九大隊的抗戰相提并論,甚至有人主張把18天戰役戰死的英方加拿大旅長當作中國人抗日英雄紀念,建議為他修紀念碑、紀念室和紀念園。劉蜀永認為,極為不妥。

他表示,要重點歌頌和褒揚港九大隊前僕後繼、視死如歸的抗戰精神,他們是為中國而戰,為中華民族而戰,他們才是中華民族英雄,應被重點保護的香港抗戰遺址應該是港九大隊的抗戰遺址。

隨後,來自香港各大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學者作學術報告,主題涉及抗戰時期的宗教、文學、民間習俗、報刊發展等。

當天還舉辦了《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新書發佈會。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葉佩珠介紹,新書約有120張日佔香港時期的明信片,記錄了香港在戰爭前夕到戰後重生的所有時期,期望透過明信片的圖像及精確的解說,讓讀者了解及正確認識這段時期的點滴。(完)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