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醫療制度變革先聲:建立地區康健中心

分享到:
2024-08-09 18:5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9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偉根頂尖的公營醫療體系是香港人長壽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隨著香港老齡化不斷加深,醫療系統的壓力日益沉重。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香港特區政府近年大力發展基層醫療,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建立地區康健中心。

香港中通社圖片

記者近日探訪了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運營的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該區65歲及以上的長者比例達到23.4%,年齡中位數為50歲,均為全港之最,觀察基層醫療如何減少市民入院需求。

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模式推廣和基本健康評估、疾病風險評估和篩查、慢性病管理等,實現小病、慢性病和康復治療都在中心內完成,大病、急病才轉送醫院。

常來中心測量血壓、體重的市民葉女士表示,她身體狀況良好,主要是為了預防疾病。中心的護士和營養師會詳細了解她的生活習慣,提供專業建議,如少吃菠蘿包。

不少地區康健中心採取公私合營的模式,由政府向私人診所購買醫療服務,核心團隊未必需要醫生,可以由護士、藥劑師、職業治療師和社工等組成。

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高級護理統籌主任⁠李鳳玲介紹,中心會協助實施政府資助的慢病共治計劃,為市民匹配家庭醫生,進行糖尿病、高血壓、大腸癌、子宮頸癌等篩查。考慮到區內長者眾多,中心特別注重防跌知識和體重管理的普及。 

截至8月7日,已有約5.6萬名香港市民參加慢病共治計劃。在超過3.2萬名完成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的參加者中,約四成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

李鳳玲回憶,曾遇到一位40歲左右的女士,患有嚴重高血壓,收縮壓超過200mmHg,並伴有頭痛。她最初拒絕治療,後經勸說才前往醫院,也見過患者血糖過高,超出設備檢測極限,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有調查指出,香港65歲及以上的長者中,超過8成報稱患有慢性疾病,亟需加強地區基層醫療服務,降低住院可能。

年近80歲的何婆婆是地區康健中心的常客,儘管患有“三高”和糖尿病,還曾接受膝蓋手術,但依舊神采奕奕、精神矍鑠,常做義工。她說,中心提供了專業詳細的飲食和用藥指導,對於防止各種後遺症和併發症有很大幫助。

特區政府今年7月成立了基層醫療署,全力重整醫療體制,目標將目前以治療為主、醫院為中心的格局,扭轉為以預防為重、社區為中心的體制。

李鳳玲指出,市民疾病預防的意識不足,是主要的挑戰之一。需要宣傳“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不能說有病躺在醫院,才關注自己的健康。她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能認識地區康健中心。(完)

【編輯:彭玉婷】

視頻

更 多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
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來香港了!將促進產教結合 培養本地人才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