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大公報再刊文章評長和售港口:善意忠告非“批鬥”

分享到:
2025-03-26 16:4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26日電   長和集團計劃“打包”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起海內外的強烈質疑。香港《大公報》26日在要聞版發出長篇綜述,引用香港各界人士的分析,該版還刊登評論文章指出,消息公布近一個月後,各界並沒有看到相關企業果斷停止交割,反而看到“陰陽”兩面的操作:一方面拒絕作出任何正面回應,另一方面又在媒體上“請槍”散布各種混淆視聽,甚至別有用心的論調。其實,一時的天真糊塗尚可諒解,若是堅持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後果將十分嚴重。

25日香港《南華早報》獨家揭露,一間本地房地產代理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透露,長和內部的一名聯繫人要求他發表一篇文章,為該公司出售港口的理由辯護。大公報評論文章指出,類似的文章連日來不斷在各大媒體上出現,所兜售的不外乎兩個觀點:一是指交易是商業決定,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最初並未對此表示反對;二是否認美資貝萊德是交易核心,聲稱李家“世交”、意大利人才是主要買家。

文章分析,長和出售港口事件,一不是普通的商業行為,二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引起輿論的強烈關注,這當然值得重視。當前出現的各種質疑甚至批評,更多的是從國家、香港乃至長和集團本身的利益出發,提出的善意忠告,絕非一些人口中所謂的“文革式批鬥”,更非針對某個企業的打壓,不應轉移視線、混淆視聽。

“香港的發展與國家密切相連,國家強盛則商業興盛,國家受困則企業受損。扎根香港的企業,過去從國家發展中獲得豐厚的利益,理當扛起應有的責任。”文章引述古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希望相關企業切勿作出錯誤的判斷,不要一錯再錯!(完)

【編輯:陳卓儀】

視頻

更 多
第一個與聯合國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廉政公署為什麼能?
4個月賣了2萬多杯咖啡 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我非常滿意
周杰倫林青霞馬雲郭晶晶為何都來看這個展?
超燃混剪|來看粵港澳三地消防隊員飛天入海!
港企研發亞洲首個AI面試官 真人HR是否會從此失業?
【LIVING IN HONG KONG】用七年時間 在香港追尋"芭蕾"夢
20國50位院士齊聚香港助力AI發展!香港能“彎道超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