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訪香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仍需不時檢討維護國安法律工具

分享到:
2025-04-03 10:1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3日電 題:訪香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仍需不時檢討維護國安法律工具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梁嘉軒

“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通過後,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填補了香港長期以來缺乏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工具,讓香港社會恢復穩定。”

4月15日將迎來第十個國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談近年來香港維護國安的變化。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攝

張國鈞打趣說,自己試過用DeepSeek詢問“香港國安法和立竿見影的關係”,答案是:自從香港國安法通過後,暴力事件和一些罪案顯著減少,社會恢復穩定。

他認可這一答案并表示,如果用鎖好門窗來比喻香港的國家安全,有了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是否意味著一勞永逸?肯定不是的。

“即使鎖好門窗,旅行回來後,偶爾還是會出現一些爆竊案。這說明即使鎖好門窗,匪徒的手法也會層出不窮,甚至變本加厲。”張國鈞說,從律政司的層面,仍需不時檢討維護國安的法律工具,更新它們,確保穩固。

在一般人看來,國家安全教育似乎與法律人關係不大,律師出身的張國鈞則認為,律師必須要有完整的國家安全概念。他透露,去年已經安排律政司所有律師分批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不僅是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律師,處理民事、刑事或國際法律案件的律師,每一位都要參觀。

“如果在香港做律師,每天處理法律問題,卻沒有香港憲制秩序的概念,或對國家安全的認知空洞,那會讓人驚訝。”張國鈞說。

同樣地,作為法學生也必須認識憲法和國家安全法例,明白香港憲制秩序的來源和基礎,以及“一國兩制”的實施。張國鈞透露,香港法學學士課程中,憲法和國家安全法律已分散在不同科目中,也延伸到法學博士課程。法學專業入學資格考試也更新了內容,加入維護國家安全法律。“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範圍甚至獨立成科,三間法學院都同意加強,但希望有彈性探討最佳方式。”

2019年香港發生的“黑暴”事件,讓特區政府感受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022年在施政報告提出,加強市民大眾對法治的認識、正確理解和信心,共同捍衛法治精神。

律政司於2023年2月成立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推出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向社區不同界別人士以淺白易明方式教授“一國兩制”的原則下,香港法治以及法律制度相關的基礎議題。

張國鈞對記者表示,目前已有250位學員完成了基礎課程,包括地區和青年團體成員,以及超過100多位中學老師,這些老師主要負責學校裡的憲法、國家安全或公民與社會發展等課程。學員反饋很好,認為學到東西,希望提供更多培訓。未來會安排更多課程,讓其他團體和學校老師參與,幫助他們掌握一套好的法治教育工具,放心使用,不會沉悶。(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