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月15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5日電 香港報章4月15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當好“數智融合”的超級聯繫人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在美國挑起貿易戰危及世界創科發展之際,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昨日在香港舉行。逾千名世界各地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發展機遇。與會的除多位重量級嘉賓外,還包括“杭州六小龍”中“兩小龍”的創辦人等,可謂星光熠熠。此次峰會的舉行,彰顯了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必將加速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步伐。香港要以此為契機,積極創新作為,完善制度機制,全力做好“數智融合”時代下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 《文匯報》發表社評:把握機遇強化港元資產避風港功能 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導致全球市場動盪,動搖美元資產信心,資金持續流入大中華市場,港元匯率近日轉強,逼近7.75強方兌換保證價,引起市場關注。金管局昨日回覆詢問時表示,當港元兌美元匯率升至交易區間的強端時,金管局隨時準備賣出港元,進而令銀行體系總結餘增加,並拉低港元利率,創造貨幣環境使港元脫離強方價。關稅戰導致美元避險功能“失靈”,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更加彰顯,增強對資本的吸引力。香港應把握機遇,識變應變求變,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管控風險產品,滿足企業、資本對財資管理的需求,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地位。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內地谷消費 香港逢良機 美國今屆政府掀起的全球關稅戰,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及全球化進程。應對關稅訛詐,“去美國風險”成為當務之急,特朗普的孤立政策亦迫使世界各國貿易需要動態轉移。 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倡導多邊主義,保障貨物、資金和信息等的自由便捷流動,是世人皆知的“超級聯繫人”,能為投資者提供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外國企業來港尋求商業發展,並通過各項專業服務,協助投資者更好進入內地消費市場,深化經貿合作往來,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與發展,抵銷關稅戰衝擊。在重構供應鏈的同時,獲得黃金發展機遇。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中概股遭美國驅趕 回流香港好事非壞事 最近有美國記者披露,特朗普政府考慮將在當地上市的中概股除牌,美國財長貝森特亦有類似的講法。 在中美金融戰的陰霾下,香港不是被動坐收漁利,而是因時制宜,主動完善相關機制。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設立了適合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監管框架,容許阿里巴巴等大型中概股實現雙重上市。數據反映,新的監管框架深受歡迎——過去3年,在港雙重上市中概股佔港股市值的比例已達到60%!這些選擇回流的中概股,雖然在美國的機會少了,卻可在安全的香港資本市場,一方面分散美國的政治經濟風險,另一方面更易接觸內地甚至亞洲投資者,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完) 【編輯:梁嘉軒】
|
視頻更 多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美國對華關稅增至145% 各國採購商如何看?
美國前頂尖智庫主任 香港大學教授李成:揮舞關稅大棒的美國如今很不好過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首次在香港舉辦 千名精英共話數智未來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