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地圖上找不到的“四〇四”,曾是中國核工程“不能說的秘密”

分享到:
2021-02-23 14:32 | 稿件來源:央視軍事

【字號:

  中國核城“四〇四”,一個只有代號的工廠,地如其名,曾在地圖上找不到任何標註。

  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大批科研人員,從各地奔赴這裏,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立下汗馬功勞,一起走進“四〇四”。

  通信地址曾只有信箱號碼

  工作內容嚴格保密

  天還沒亮,一輛特殊的火車載著乘客準備啟程,從嘉峪關開往一個叫低窩鋪的地方,一站直達,中間不經停。

  它的目的地,是一個在地圖上都找不到任何標註的地方,人們稱它為中國核城“四〇四”。

  “四〇四”職工李戈凡,1993年出生,像大多數“核城”員工一樣,他是標準的“核三代”,爺爺和父親都是“核城”建設者。他對於“四〇四”最初的印象,都來自爺爺的講述。

  李戈凡說:“爺爺和很多同事起初都不知道自己是幹啥來的,只知道國家有一個重點任務。他們當時睡覺搭的是帳篷,戈壁灘風沙比較大,早上起來後,臉和身上都是沙子。”

  和李戈凡的爺爺一樣,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大批科研人員從全國各地奔赴各大核工程基地。

  由於工作內容嚴格保密,這些地方往往只擁有一個由3個數字組成的代號,通信地址通常只是“XX市XX號信箱”。

  中核集團“四〇四”展覽館的這些老照片,記錄下了這段歷史。

  照片裏,從全國選調的專家學者,扛著簡單的行李告別妻兒,來到戈壁深處,開始了一段激情而又難忘的歲月。

  年過八旬孟昭玉老人,是國家選調來“四〇四”的第一批技術人員,到這裏時只有20多歲。他回憶,當時只能告訴家人來了西北,聯系地址就是蘭州508信箱。

  1958年,“四〇四”開始建設,對外稱“西北礦山機械廠”。

  孟昭玉來了之後,被組織安排負責熱處理工作,一幹就是一輩子。

  他說:“給國家拿出‘爭氣彈’,全國人民高興,我們也高興。”

  科研人員頂住壓力

  用老式機床完成精密加工

  “四〇四”展覽館有一臺老式機床,這臺機床曾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立下了汗馬功勞。

  原子彈使用的核心設備加工精度要求極高,在沒有精密數控機床的那個年代,要用這個機床加工出來,看似“不可能”。而當年,這個任務就落在了原公浦的身上。

  原公浦回憶說:“ 這項工作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我的壓力比天還大。”

  這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加工過程。如果尺寸合格,大功告成;要是不合格,幾十萬人所有的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頂著巨大的壓力,1964年5月1日凌晨,這項工作終於完成。

  五個月後,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三年後,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也取得成功。

  如今,63年過去了,“四〇四”已發展成核工業綜合性科研生產基地,依然在貢獻著“核城”力量。

  孟昭玉老人說:“ 我們無怨無悔,我們沒白來,我們作出了貢獻。國家強大了,我們也有一份力量!”

  致敬!

視頻

更 多
傑弗里・薩克斯:美國根本不在乎不發達國家 他們只想要通行權
美經濟學家:沒人拿槍逼美國公司去中國投資
【通講壇】黎巴嫩爆炸事件會否引發全面戰爭?
【通講壇】美聯儲不尋常大幅度減息 美國經濟撐不住了?
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美國官員應該拿上護照去看看世界
【通講壇】美國大選臨近 候選人兩次被刺殺 到底誰能笑到最後?
李家超:歡迎北京企業和人才來港大展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