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英殖民統治“狂吸港血” 今借BNO扮慷慨

分享到:
2021-04-09 10:43 | 稿件來源:香港文匯網

【字號:

  英國政府公然違背承諾,實施所謂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5+1”入籍政策,今年1月底起讓持有BNO的港人申請居留簽證做“二等公民”,英國政府昨日再宣布撥款4,310萬英鎊(約4.62億港元),聲稱要協助移民英國的港人“融入當地社會”。英國政府已不止一次利用部分港人持有BNO作為政治工具,幹涉香港事務,與此同時,這次所謂“歡迎港人”措施,亦再一次凸顯了英國推出BNO入籍政策的經濟目的,就是要從香港掠奪人才和資金,填補英國因脫歐造成的經濟損失。

  英國政府聲稱,這次4,310萬英鎊“幫助港人”計劃是給BNO持有人的“慷慨優待”,不過事實上,英國政府早已打好如意算盤,英國內政部相關報告便明確指出,BNO入籍政策未來5年可為英國政府帶來29.39億英鎊(約314.7億港元)額外收入,與這筆巨額收益相比,4,310萬英鎊撥款不過是一筆不到1.5%的小成本,而且與港人移民英國的生活需要相比,亦是不成比例;與英國殖民統治香港150多年以來,在香港攫取的龐大經濟利益相比,這筆撥款更是連“回饋”也稱不上,除了用來裝裝門面,欺騙對移民充滿幻想的黃絲外,根本毫無實際作用可言,所謂“慷慨”只是笑話。

  英國在19世紀中葉發動鴉片戰爭,並先後逼迫清廷簽訂多條不平等條約,強行占領港島、九龍和租借新界,對香港實行殖民統治。英國占領香港的目的,是要緊緊地控制和充分利用香港,作為向中國滲透和侵略的前哨,並作為英商擴展對華貿易和英國在香港攫取巨大經濟利益的陣地。1843年6月,英國殖民地部及軍事大臣致函首任港督砵甸乍,便指示英國占領香港,“不是為了殖民,而是為了外交、商業及軍事目的。”之後雖因世界形勢變化,英國占領和利用香港的目的不斷改變,但在香港攫取商業和經濟利益的目的始終不變。

  回歸前英資全面控制港經濟

  自英國強占香港後,在香港建立了殖民統治框架和穩固的商業據點。英國商人在殖民統治的庇護下,其資本滲入香港經濟的各個領域,掌握了香港的經濟命脈。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前,英國資本已經掌控了香港各行各業,遍及金融、保險、地產和旅遊等各個主要方面,尤以公共事業為什,包括通訊、電力、運輸、航空等。

  當時英國企業在香港擁有的資產凈值達25億至30億英鎊,英資控制及管理的公司資產凈值最少達60億英鎊。1989年1月,英資擁有、控制或管理的公司在香港股市所占的市值約為190億英鎊。著名的英資大集團有匯豐、怡和、太古、置地、香港電訊、英之傑、文華東方、英美煙草、蜆殼公司、港機工程、國泰航空等。英資財團在香港享有某些特權,例如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擁有發行港幣的特權,匯豐更實際擁有中央銀行的一些職權,在同業的競爭中始終擁有壓倒性的優勢,直至1994年5月中國銀行在香港發鈔,才打破了僅由英資銀行發行港幣這種“一統天下”的局面。

  英資公司一直控制著香港的公用事業,1980年代以前,英資控制及經營的有電報、電話、電力、煤氣、電車、碼頭、海底隧道和山頂纜車等。這種壟斷局面直到1990年代初,才因華資財團接手經營一些公用事業略有改變。英資的地產公司擁有香港大批的地產物業,其中以怡和旗下香港置地最多。

  回歸後至今,這些英資公司仍然以香港為基地,發展亞洲及中國內地業務,例如香港占匯豐控股除稅前利潤比率在回歸後便不斷增加。

  英在港多直接投資數額龐大

  1992年初,港督衛奕信向英國政經界高層人士派發了一份由香港政府出版的小冊子,題為《香港對英國的好處》。根據這份小冊子提供的資料,英資在香港的經濟勢力主要表現在:第一,英國在香港直接投資凈額的賬面值超過20億英鎊,由於英國公司及個人均加強在香港的投資組合,有關投資額將持續擴大。事實上,80年代英國在香港的投資平均每年增加1.8億英鎊。第二,英國透過直接控制、投資或管理的香港公司超過1,000間,總市值約200億英鎊。第三,在香港的英國公司凈資產值為30億英鎊,而由英國控制的公司總資產值最少為60億英鎊,英國資金約占香港股市總值的30%。第四,在香港經營的英國銀行共19間,1991年約占香港總存款的7.5%。此外,據估計,1990年英資公司在香港所賺取的無形收益,包括來自股息、旅遊、銀行業、保險、財務、專業顧問、交通及貨運等的收益,高達10億英鎊。

  即使到了現在,英國仍然不斷從香港得到好處。現時英國是香港對外投資排名榜上的第六名,截至2019年底投資額達2,800億港元;在2018年,香港則排在英國外資來源地第12位。

  英貿易重地亞洲主要出口市場

  英國與香港貿易是英國在香港經濟利益的重要一環,雙方貿易關系密切。自1980年代以來,英國對香港的出口每年以10.1%的速度遞增。1980年英國輸入香港產品價值為83.85億港元,1989年躍升至165億港元。主要產品為運輸設備、機械、制成品、化工產品、煙酒等。同期港貨輸英由127億港元增至300億港元。以1990年為例,英港雙邊貿易額高達276億港元,其中英國貨出口到香港總額為141億港元。香港是英國的第17大出口市場,在亞洲則為第二大出口市場。

  回歸前英港貿易之所以如此穩定,是由於英資公司控制香港的主要經濟命脈,也由於香港的基本建設和重要設施一直由港英政府所謀劃,並多數由英資公司承擔並沿用英國制式,難以由其他國家的產品所代替。例如香港的一些公共設施、機械設備、交通工具等等,回歸前便一直采用英國產品,大至重型設備及其零備件,小至醫療器械、消防車、雙層巴士等等,都不得不從英國進口。

  回歸後香港對英國產品的需求減少,但截至2019年,香港仍然是英國在亞洲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於中國內地和日本,全年出口貨值達114億英鎊(約1,220億港元) 。

  駐港英軍開支由港人埋單

  基本法列明,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部隊的軍費,由中央人民政府負擔,但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香港一直要負擔部分駐港英軍軍費開支,分擔比率與英國經濟狀況的起落有關,但大致是呈不斷上升的趨勢,1890年時是l/7,1975年之前為25%,1988年4月1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9年內港英政府要承擔65 %。從1950年起計,到1997年6月30日英軍全部撤走時止,港英政府為駐港英軍支付的軍費開支總數約為221.68億港元。駐港英軍在香港固然負有一定的任務,但英軍規定駐港正規部隊每隔兩年必須與駐本土或駐文萊部隊輪換一次,一定程度上意味由港人出錢為英國養兵。

  英殖民統治香港其他收益可觀

  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英國一直是港府物料采購的來源地。1970年代中期以前,港府的物料采購多由皇家代理商在英國代買,其後由港府向英國企業購買,至1985年英國一直保持港府物料采購的最大供應者的地位。隨著高科技產品的不斷出現和更新,美國取代了英國的地位,但1989年港府在英采購的物料價值仍高達3.87億港元。

  另一方面,香港留學生多年來亦為英國學校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根據英國文化協會資料,1990年在英留學的香港學生達1.1萬人,以當時每名學生平均每年繳納學費4,750英鎊和生活費4,090英鎊計算,這些學生一年提供給英國學校的費用共達9,724萬英鎊。回歸後香港學生赴英人數仍眾,例如2017年頭三季便有8,794名香港學生獲發英國學生簽證,較2016年同期上升3.7%。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黎以達成停火協議 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
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臻品的秋拍現場 哪些藝術品值得大家留意?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