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香港現新興“刷單”騙案,有人被騙逾70萬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6月6日電 因新冠疫情關係,現時香港在家工作或放無薪假的僱員增多,“刷單幫”就盯上了這幫心急找工作的人。近年網上求職騙案大升,當中包括近期頻繁出現的“刷單賺佣”案,騙徒透過即時通訊軟件,四處找尋“刷單員”加入“做媒”及“點讚”行列,推高特定商品的價值,聲稱可賺取佣金,實際上求職者不知不覺已墮入騙錢陷阱;或是利用假應用程式等操縱借貸,受騙苦主淪負債收場。 香港求職騙案已由街頭蔓延至網上,騙徒在社交媒體貼文以“賺快錢”引誘,標榜毋需學歷、經驗等,應聘者只需在WhatsApp聯繫便可獲聘。其中新興“刷單”騙案,聲稱為產品累積交易紀錄,將貨品放入購物車截圖後,另外將貨款存入“商家”指定銀行戶口,便完成“刷單”,聲稱可收回本金及5%至10%佣金。有騙徒更出動仿真度高的應用程式,實時顯示累積回贈金額,令受害人深信不疑,但最後均無收到現金,本金成泡影。 一名21歲女子就為賺3.6萬元(港幣,下同)佣金,不惜借“財仔”及透支信用卡,最終一個月內被騙走73萬元。任職秘書的陳女士(48歲)早前誤墮同類騙案,痛失逾300萬元,及後報警。5月28日,一名孟加拉裔青年亦疑因誤墮“刷單賺佣”騙案,損失逾6萬元。 法律界人士指出,除了“刷單幫”主腦干犯《盜竊罪》,協助唱好的“刷單員”亦涉及串謀詐騙,隨時身陷囹圄。根據香港警方數字,去年有1063宗網上求職騙案,較2019年僅66宗飆升逾15倍。單計2022年1至4月就有860宗,涉案金額超過1億元。 警方提醒,如求職者只能透過WhatsApp等社交媒體接觸公司及受聘,被要求申請貸款、報酬異常優厚等,須先了解公司背景。另外,切勿輕易提供身份證副本及資料,尤其是簽合約前並無需要,及勿將銀行戶口借給親戚朋友以及陌生人,以免被用作非法用途。 【編輯:刘春】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