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月1日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1日電 香港第七屆區議會選舉正有序推進。11月1日,香港多份報章對此發表社評。 《文匯報》發表評論:落實“愛國者治港” 區選重回正軌 今屆區議會的直選,有意參選者不僅要獲得市民提名,亦要獲得“三會”提名,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也會對參選者進行審查把關,確保了參選人必須是愛國者,將反中亂港分子排除在特區治理架構之外。事實上,“三會”成員長期在地區服務,對當區事務十分熟悉,更加了解居民的實際需求和地區發展需要,由他們推舉候選人服務社區是十分適合的安排。從今次區議會選舉的參選者背景可以觀察到,他們當中不僅有資深地區工作者,亦有專業人士。隨着區議會選區擴大,區議員亦要從更加廣闊的視角思考如何為地區發展出謀劃策。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士加入,這些有心服務社區的新老力量在區議會共同議政,定能為地區發展提出更多有新意而又具可行性的政策建議。 《香港商報》發表評論:用好新選制 選好區議員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重塑區議會,從制度上確保“愛國者治港”原則得以全面貫徹落實,是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的重中之重。用好新選制和新選舉辦法,選出大家心目中的好區議員,當可打開地區治理新篇章,提高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這個具很強針對性的新選制,有利於在行政主導下提高基層治理的法治化、專業化、實效化水平,更好為民辦實事,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築牢特區治理的基層基礎。 《大公報》發表評論:深刻把握完善地區治理的“四個邏輯” 眼下香港“亂”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礎尚需鞏固。我們可以看到,外部勢力沒有停止干預香港事務,逃亡在外的反中亂港分子死心不息,本港也存在各種形式的“軟對抗”。香港遠未到馬放南山的時候,只有進一步完善地區治理,確保選出由愛國者完全主導的區議會,才能防止區議會再次被騎劫、操弄、癱瘓。正如鄭雁雄所指出,要深刻把握完善地區選舉的歷史邏輯,徹底清除港版顏色革命的土壤。完善地區治理的法理邏輯也是顯而易見的。根據基本法,區議會是“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以接受諮詢和提供服務為主要職能,只有回歸憲法和基本法的原意,改革和重塑區議會,切實落實行政主導,才能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公眾利益。(完) 【編輯:張明臻】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