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月24日報章社評摘要香港新聞網11月24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3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小學常識科分拆為科學科及人文科,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23日公布《小學人文科課程框架(擬定稿)》,增加了中華文化、國家歷史及地理等元素。香港報章11月24日就香港相關熱點議題發表社評。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落實細節融會貫通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本港已進入由治及興、融入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培養學生從小認識國家和中華文化,有利於青少年建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日後成為愛國愛港、具見識、有擔當的“一國兩制”接班人,積極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成就美好人生。 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和國民身份認同,是本港中小學的教育宗旨和應有之義,可以引導學生全面、準確認識特區的憲制秩序,了解香港與國家的歷史及文化聯繫,深刻理解兩地命運與共,強化青少年的國民意識、對國家的歸屬感及愛國情操。小學階段是形成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期,亦是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黃金期,教育局要為學校提供必要的指引和支援,全面落實新的人文科課程框架。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開設人文科 利立德樹人 求學時期正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假如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如今教育局公布了人文科課程大框架,但具體內容尚未清晰,希望當局盡快公布。同樣值得關注的問題還有不少,例如教材方面,應該是全由校方和書商自行設計,還是邀請權威專家統一編撰?又例如人文科師資的組成及培訓方面,應該由教育局自己派人主講,還是各校自己聘請不同學者授課?教材、師資、組織管理等,這些問題都直接關係到學生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的塑造,希望當局在2027/28學年全面推行人文科之前,能妥善解決。 《大公報》發表社評:深港合作為北都建設提供新動能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明確發展四大區域,勾畫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並訂下時間表。深圳羅湖區昨日公布系列創新舉措,以深港商貿區為核心區域,推動羅湖全域與香港北部都會區對接。 香港《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明確的四大發展區域,其中與羅湖區對接的“口岸商貿和產業區”佔地最廣。羅湖區即將發布“羅湖深港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推出產業鏈接“紫荊島”、要素流動“羅湖橋”,青年發展“火鳳凰”、公共服務“東江水”、區域聯動“圓夢城”五大計劃,奏響了全面配合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新篇章。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羅湖區的三年“行動方案”,對應了香港北都的“行動綱領”,此一細節,足顯羅湖區支持香港北都發展的大格局。羅湖區方面釋放出來的信息是,將瞄準重點產業深度合作,雙向賦能,在產業、規劃、要素等方面與香港深度鏈接。 國家是香港最堅定的靠山,共建大灣區為香港提供不竭的動能。在新時代下,香港社會各行各業各階層的奮鬥之路,都一定越走越寬,越走越順,前途一片光明。 (完) 【編輯: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