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90歲香港婆婆獲義工獎: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分享到:
2024-01-05 17:4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5日電 題:90歲香港婆婆獲義工獎: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

第二屆香港義工獎近日舉行頒獎禮,共頒發逾22000個獎項,較2022年增加近三倍。現場領獎者中,一位花白頭髮的90歲婆婆吸引全場目光,她就是“賽馬會眾心行善杰出長青義工獎”的得獎者蕭亞意。

作為全場最年長的得獎者,90歲婆婆蕭亞意的故事特別勵志。她以前在鄉下種田,且不識字,未曾想過會做一名義工。直至2018年,她從鄉郊搬到了東涌,才在社工鼓勵下開始嘗試參與義務工作,同時接受義工訓練。

蕭婆婆一頭花白短髮,看上去精神矍鑠,做義工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蕭婆婆領獎後接受中通社等媒體訪問時表示,參與義工服務,最大體會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蕭亞意。(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攝)

參與義務工作期間,蕭亞意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協助照顧一位小學生。這位小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理解能力較弱,很多義工覺得他“蠢”而放棄。雖然蕭亞意本身缺乏學識,但90年的人生閱歷令她富有耐心,於是主動請纓教導,最終花了4小時,透過數手指及利用積木,讓小學生成功學會了加減法。

除了照顧兒童,蕭亞意還曾參與探訪、宣傳街站、長者關懷照顧、陪診、緊急支援服務等。除了社區中心的義工活動,她還經常自發幫助有需要的人,甚至有長者會主動聯絡她尋求協助。

對蕭亞意而言,做義工除了成為生活寄託、打發時間之外,還能從中認識很多新朋友,包括年齡相差達75年的15歲義工小妹妹,擴大社交圈子。做義工亦為蕭亞意帶來學習的機會,例如推輪椅及日常護理等技能,她相信“這些知識將來有機會在自己身上運用”。

在香港,義工是一種城市文化,不少家長周末會帶著孩子做義工,也有公司會組織員工做義工,服務對象大多數是長者。蕭亞意身體力行證明了一點:高齡長者不一定是被服務的群體。

對高齡長者來說,蕭亞意參與義工服務時面臨的困難之一便是體力。她坦言“體力有時難以支撐長時間活動,偶爾會感到辛苦”。不過,她也堅信:只要有合適的平台和服務,高齡長者亦可以發揮所長。因此,蕭婆婆會在活動前與社工協調,盡量完成整個活動,太累時便稍作休息。

蕭亞意認為,義工不限年齡,即使活到100歲,同樣也可以做。身體好的長者可以協助服務,身體較弱可以做點後勤支援,各人找尋適合自己的位置。“自己做義工是很開心的,能幫別人,自己也快樂”。

人生是一片曠野,生命的寬度是無限的。或許有些人認為高齡長者應該頤養天年,不需要也無法服務社區,但蕭亞意的經歷提供了另一種思維,9歲到99歲,都可以貢獻社會。(完)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