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6月20日報章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4-06-20 09:4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0日電  香港報章6月20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施政因時制宜展現擔當作為

香港首個垃圾焚化發電設施明年投入運作,每天可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每年可生產4.8億度電。第二座垃圾焚化發電設施有望提前18個月在2030年落成,香港零堆填目標有望在2035年實現。

一系列重要公共政策的有序推進,展現了本屆特區政府積極有為、穩中求變的施政作風。本屆特區政府兩年前上任之時,正值疫情肆虐,形勢嚴峻,可謂“受命於危難之際”,在中央支持下,管治團隊沉着應對。隨着去年初香港全面復常,特區政府聚焦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效果立竿見影。去年本港經濟增長3.3%,在發達經濟體中表現優異,今年本港經濟增長有望保持在2.5%-3.5%之間,亦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善用互聯互通 強化香港全球財管中心地位

瑞銀行政總裁安思杰近日發表演講稱,香港、新加坡及美國正在積極爭奪財富管理龍頭地位,並取得重大進展,其中香港的財富管理行業正以7.6%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張,估計至2027年將超越瑞士。

今年,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邁入第十年。十年來,兩地金融市場的聯動不斷深化和擴展,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完善,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高度促進資本雙向流動。單計滬港通、深港通,十年來就為內地和香港市場分別帶來的人民幣和港元淨資金流入,數以萬億元計。這些措施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大學加學費應慎估外溢效應

香港八間資助大學學費調整討論多時,消息指,教育局計劃明年起分3年增加資助大學學費,初步傾向每年加幅5%至9%。

香港本地資助大學學費現時為42100元(港元,下同),自1996/1997學年起未有調整,學費收回成本比率僅有約13%,未能達到18%的目標。以目前大學成本計,每名學生要支付約6萬元學費,才可達到目標。根據初步規劃,若方案落實,明年學費將加逾2000元,去到約44205元,之後兩年逐年增加,最終加至逾52000元。雖然加價無一例外會引致不滿,但公眾亦毋須“逢加必反”,單是20多年來本港通脹累計升幅約40%,以及現今大學教育成本費用一直上升,5%至9%的學費加幅尚算溫和,加上當局強調加費會循序漸進,考慮不同家庭的負擔,只要上調幅度合理,相信公眾能夠接受。(完)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