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紀念黃埔軍校建校百年座談會在上海召開 港青分享祖輩故事

分享到:
2024-06-25 14:1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5日電  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座談會於23日在上海展覽中心召開。很多來自港澳台的黃埔軍校學員的二代、三代出席分享祖輩故事和精神。

會議要求,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這段歷史,弘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發揮黃埔精神在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上的媒介作用,加強對黃埔史料的挖掘、黃埔歷史的研究、黃埔人物的宣傳和黃埔精神的闡釋。進一步提升上海黃埔工作的標識度,用力打造好“黃埔精神·青年傳承”計劃。

另一方面,要堅定續寫這段歷史,賡續歷久彌新的黃埔情緣。以黃埔情緣為紐帶,推動“兩岸一家親,黃埔一家人”理念深入人心,以台灣同胞福祉為念,與台灣同胞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一如既往為兩岸青年交流互鑒創造更好條件,為台商台企在滬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營造更優營商環境,讓兩岸人民心靈更契合、親情更增進,共同參與到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來。

座談會上,黃埔1期生、黃埔軍校同學會第一任會長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岩,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黃埔4期生謝晉元將軍之子、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謝繼民,黃埔2期生胡靖安將軍之女、香港大中華會主席胡葆琳,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創會會長朱月霞,台灣黃埔組織代表分別交流發言。

在隨後舉辦的“百年新征程:黃埔精神與祖國統一”主題活動上,來自滬港台三地的四對嘉賓,圍繞“傳承”這一主線,聚焦“品讀初心”“勇擔使命”進行主題交流,分享黃埔先輩“愛國、革命”的事跡,講述以黃埔情緣為紐帶促進兩岸交流、繼承先輩遺志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服務上海高質量發展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故事。

江山和母親胡葆琳來自香港,他的外公是畢業於黃埔軍校2期的胡靖安將軍。雖然他從沒有見過外公,但從小就聽母親講述外公的故事,黃埔精神的種子早早就在心中扎根。“外公的愛國心和為國爭光的氣節令我敬佩,也一直指引著我在學習和工作中迎難而上。”他說。

談起從母親那里聽到的外公的事跡,江山如數家珍。“黃埔軍校舊址重建後,母親帶我去參觀,才知道黃埔軍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軍隊革命幹部的學校,我為外公曾經在黃埔軍校學習和工作過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

江山介紹,他的外公去德國留學時,已經是少將了,但為了掌握德國的先進軍事知識和管理方法,不惜“降格”為普通士兵重新接受嚴酷磨練。畢業典禮時,胡靖安身穿中國陸軍少將軍服走進禮堂,受到在場外國官兵全體起立敬禮。儘管沒有親眼所見,但每當聽母親講起這段往事,江山都會熱血沸騰:他為中國人爭了光!

來自台灣的黃埔4期生鄺飛雄外孫、黃埔10期生楊繼寰之子楊思聖表示,黃埔情緣聯結兩岸。2004年,他把兒子楊保羅從台灣帶到上海,一起瞻仰了四行倉庫舊址,他希望兒子能牢記這些救亡圖存的革命先輩。

“活在當下的我們不用經歷槍林彈雨,那麼就應該對待生活更加努力,對待讀書更加用功。”楊思聖說,希望黃埔精神在兒子人生中有一席之地,願意去接受,并能跟前輩一樣,為國家、為民族做點事情。(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