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6月27日報章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4-06-27 09:3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7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27日對香港社會發展的多項議題發表社評。

《文匯報》發表社評:政府“搭台”辦盛事 商界“唱戲”振經濟

香港特區即將迎來27歲生日,亦是現屆特區政府施政滿兩周年。香港商界把握時機,積極投入慶回歸27周年盛事,提供連串優惠,與市民分甘同味。過去兩年,本地經濟在疫情後穩步復甦,尤其是今年以來,特區政府發揮有為政府的積極作用,全力推動發展盛事經濟,對搞活經濟起到顯著作用。政府積極“搭台”,為各行各業聚集人氣,企業作為盛事經濟的主角和獲益者,更加要花心思辦好盛事、努力“唱戲”,與政府攜手振興經濟,將人氣變財氣。盛事經濟是長遠之策,特區政府要繼續全力推動盛事發展,並與商界緊密合作,共同打造更多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活動。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本港的國際形象和城市競爭力,更將為市民帶來更多精彩紛呈的文化和生活體驗。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有理由相信本港將在盛事經濟的道路上越走越順、越走越遠!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提量更提質 旺財先旺丁

素有“中環大地主”之名的置地公司最新宣布,投資逾4億美元升級地標建築置地廣場,包括全面擴建及升級旗下零售物業組合,多家現有奢侈品牌租戶亦將“跟投”約6億美元,預期項目可於日後帶來更強勁的租戶銷售及零售收入增長。置地公司及租戶以真金白銀,進行戰略性投資,顯然看好香港旅遊零售業的發展,用實際行動為香港投下信心票。旺財的前提,首先要旺丁。當局著力推動盛事經濟,坊間有擔憂聲音,認為追求大量旅客,香港容納不了,負面效應或超過經濟效益,甚至有少數人按照消費能力高低,對遊客挑三揀四。這種觀念和態度實在要不得,論承載能力,即使今年遊客數目順利達標,仍離疫情前6500萬人次有較大差距,還談不上“收復失地”;論好客之道,讓遊客來港玩得盡興,賓至如歸,才是本港發展旅遊經濟,打開振興之門的應有之義。旺丁之後再想辦法留客,令遊客樂得掏腰包,則需要業界拼特色、拼質量,在服務上“擦亮招牌”,提供豐富的品牌組合和更好的消費體驗,讓旅客有新鮮感,如此,人氣變財氣當是順理成章。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扭轉窮遊生態 景點吸引仍關鍵

香港疫後經濟乏力,雖然訪港旅客大幅回升,但內地旅客潮興窮遊,以致購物和消費不及過往。不過,香港迪士尼樂園日前公佈2023財政年度業績讓人眼前一亮,入場人數和收入大增,折射出只要園區有獨特賣點和經營到位,可吸引海內外旅客,甚至讓追求窮遊的內地旅客願意大解慳囊,盡情消費。業界除了要鞏固內地客源,也要同時積極開拓新客源,因受地緣政治影響,來自美歐客源增長放緩,故當局有需要加強海外宣傳,尤其將目光放在中東和東盟,因前者屬於高端消費群,後者的中產階級日益壯大,消費力強。若能讓訪港旅客多元化,將有利本港旅遊業發展。(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