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香港穩步復常各行業或迎來“搶人大戰”

分享到:
2022-09-29 21:3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9月29日電 題:香港穩步復常各行業或迎來“搶人大戰”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香港本月26日放鬆入境檢疫政策,實施“0+3”,告別隔離酒店;11月也將舉辦金融峰會,緊接著還有系列國際體育賽事。走向復常的路上,航空旅遊餐飲零售等服務業將迎來復甦,但也面臨人手招聘難題。

香港中通社圖片


  放寬入境消息超乎預期,港人暢想報復性旅遊。據訂票網站攜程數據,9月24日至9月25日從香港出境航班訂單量比上周同期增長4倍;入境航班訂單量增長1.5倍;反映目前仍以出境遊為主,且集中在聖誕假期。

  而據入境處統計數據,實施“0+3”以來,機場出入境旅客增長不明顯,每天出入境旅客總人數介乎5000至6000人。“報復性”出行或回港,似乎還未到來。

  太古集團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人手仍是香港航空業的一大挑戰。放寬入境後,香港外游需求旺,10月份國泰將加開200班航班,香港快運也在10月及11月加開400航班。他預計,10月11日日本開放自由行後需求將大增,而聖誕節也會是今年的旺季。

  實際上,航空公司早就為復常做準備。國泰此前已宣佈未來兩年增聘超過4000名前線員工,包括700名機師。

  唐偉邦說,幾個月前已開始招聘人手,短期內能應付需求。然而,長期而言人手是挑戰。他解釋,2019年前香港機場約提供7萬個職位,第三跑道投入使用後至少需要增加5萬人手,因疫情重創航空業,不少人轉行,加上人口老齡化,讓招聘更困難。

  全球航空業的復常路均面臨這一難題。有報告預計,航空業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疫前水平。唐偉邦說,歐美機場因人手不足造成延誤的情況很普遍;這是前車之鑒,飲食零售等也會面臨人手緊張的問題。

  據香港旅遊業議會近日透露,疫情期間約七成旅遊從業員轉行,或獲高薪招聘到疫苗接種中心、方艙醫院等工作,業界可能要多花一至兩成工資“搶人” ,預計年底前只能回復到疫前一半人手。

  在打開外關後,香港有望鬆綁本地防疫限制令,並與澳門和內地“通關”。迎接疫後報復性復甦,搶人大戰從現在就打響了。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提醒,香港經濟出現勞動力不足及人口老化問題;必須在未來25年內達致千萬人口,每年引進10萬人。

  據香港特區政府最新統計,本地約740萬人口中,勞動就業人口約360萬,不到一半。各年齡層中,25-44歲勞動人口呈跌勢,65歲以上則有所增加。

  除了老齡化,疫情三年,全球悄然吹起“離職潮”,也成為勞動力短缺的原因。

  2021年上半來,逐步恢復正軌的美國,每個月離職人數不斷增加,當年9月有440萬人離職,破20年紀錄。英國在疫情後也面臨“大辭職潮”,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職位空缺數量多達131.8萬個,創下新高。

  亞洲地區已開始走向疫後復常路,疫後補充勞動力,留人搶人,成為各個經濟體面臨的新課題。

  值得慶幸的是,香港背靠祖國、連接大灣區,具備得天獨厚優勢。據了解,國泰航空有意在大灣區招攬航空人才,瞄準深圳、珠海兩個城市,往返香港國際機場交通便利,相信能吸引年輕人。(完)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