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香港獨特角色無可比擬,提速提效奮力邁進——特首李家超上任兩周年專訪

分享到:
2024-06-26 23:48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6月26日電 (記者 羅光萍 陳卓儀)“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無可比擬。“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7周年、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將滿兩周年。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書面專訪,談國安談經濟民生,談過去兩年為香港奮力追時間。

(香港中通社圖片)

“習主席發表七一重要講話時對香港提出‘四個必須’、‘四點希望’,成為我的施政藍圖。”李家超受訪時這麼說道。

回顧過去兩年,李家超帶領“以結果為目標”的實幹團隊,完成了基本法23條立法的歷史性工作、完善地區治理,讓香港可全神貫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追時間,是特區政府工作的最佳總結。搶人才等舉措陸續收效:香港人口由2021年低谷的741萬人,回升至2023年近750萬,較2022年增加超過15萬。本地生產總值由2022年本屆政府上任前的3.7%負增長轉為2023年的3.3%正增長。最新失業率保持低至3%,接近全民就業。

“老大難”的住房問題,一直在務實推進。“簡約公屋”、公屋提前上樓計劃等順利推展,輪候公屋時間在2026-27年度將降至4.5年,“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亦已成立。

“每次問題獲得解決,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見到市民的歡笑,就是我最大的喜悅。”提到兩年來的工作,李家超說,團隊就像一艘船。方向要正確、理念要一致、前進的動力要不斷加強,才可不斷提速、提效,讓這艘船不斷加速向前邁進。

香港進入疫後復甦第二年,仍面臨消費乏力、環球經濟欠佳、地緣政治下潛藏國安風險等挑戰。在李家超看來,今日香港機遇遠遠大於挑戰,重點是發揮香港獨有的優勢。

在刺激消費方面,李家超強調特區政府會做好“搭台”和導演的角色,加強與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與盛事活動相關行業的聯繫,業界亦要演好自身角色,抓緊商機,以創新求變的態度,提升質素、內涵、特色和趣味,將人氣化為財氣。

展望未來,李家超認為香港要繼續強化自身優勢,同時把握好機遇,並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香港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市場、實行普通法制度、監管制度與主要海外市場接軌、資訊和資金自由流通,是企業拓展全球業務的理想地方,亦是內地企業通往世界金融市場和接觸環球投資者的門戶。”李家超看到香港無可比擬的優勢。

“我們要把握國家和國際雙機遇。隨著中央接連公佈多項挺港惠港的措施,更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帶來無限機遇。”

李家超說,一方面,香港要在鞏固自身制度和競爭優勢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展和鞏固國家“十四五”規劃給予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以北部都會區發展為新引擎,以產業導向為發展方向,積極對接好國家發展戰略,尤其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機遇。

另一方面,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優勢,保持高度國際化,增加歐洲等西方市場的聯繫,強化區域合作,發揮好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角色,用好《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等措施,繼續開拓東盟、中東等市場,並爭取早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發揮聯通內地和世界的橋樑作用。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香港近兩年著力推廣中華文化,更成立了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既是人類文明的燦爛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兒女安身立命之本。”李家超說,特區政府將通過弘揚中華文化,讓青年人及社會大眾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增強對國家的認同和文化自信,從而鼓勵他們主動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發展所需。(完)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