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中美天津會談“火藥味濃” 中方不再“隱忍”香港中通社7月26日電 題:中美天津會談“火藥味濃” 中方不再“隱忍” 香港中通社記者 殷田靜子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7月26日在天津與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舉行會談。謝鋒在會談時強調,中美關係目前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作“假想敵”,敦促美國改變當前這種極其錯誤的思維和極其危險的對華政策。外界形容會談“火藥味濃”,直指中方“火力全開”。 在會面之前,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4日就舍曼訪華一事表示,“美國如果不能平等的和其他國家相處,那麼我們就有責任和國際社會一道給美國好好上一課!” 顯然,謝鋒在中美天津會談上,確實“給美國好好的上了一課”。謝鋒表示,美方的“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就是打壓遏制中國的“障眼法”。有求于中方時就要求合作;在有優勢的領域就脫鉤斷供,封鎖制裁;為了遏制中國,不惜衝突對抗。只想解決美方關切的問題,只想得到美方想要的結果,單方面受益,既要壞事做絕,還想好處占盡,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在會談結束後的吹風會上,謝鋒還向媒體透露,中方還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一份是要求美方糾正其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其中包括停止打壓中國企業,撤銷對孟晚舟的引渡等等;另一份是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例如中國部分留學生赴美簽證遭拒,中國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等。 不同以往,中國很在意為中美會談營造良好氛圍,此次卻一改常態,不僅在會談前表現出強硬姿態,在會談中更是直截了當地表達出對美國的強烈不滿。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2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從阿拉斯加會談開始,中方對美的戰略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和調整,即凡是涉及到核心利益的問題,中方不再隱忍,而且未來可能還會以實際行動來傳達這個信號。 袁征強調,實際上從阿拉斯加會議後,中方對於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和態度就有了進一步清醒的認識,看到了美方在諸多問題上,並沒有改變特朗普時期那種歇斯底里的反華的做法。拜登政府先是從各種路徑對中國潑髒水,圍堵中國,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無論是新疆、台灣、南海還是香港問題,處處咄咄逼人,把政治戰、輿論戰和心理戰作為一項重要的選擇,對華“打牌”,在這樣不友好的情況下,中方也沒有必要再去烘托那種氣氛。 袁征指出,中方當然希望有一個穩定的中美關係,但這並不是一方就能夠祈求得來的。中方一直很明確,願意在基於平等對話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與美國合作,但同時也不懼對抗。現在看來,美國並沒有顯示出對中國的尊重,這也讓中方意識到,和美國一味的隱忍退讓解決不了問題,立場也變得更為強硬起來,要讓美國知道,中國不是好欺負的。 中方的這種強硬立場,很可能成為未來與美國外交的一個常態。袁征指出,過去幾年來,我們一直在隱忍,一直沒有採取實質性的舉措,但這不可能長遠,中方從來都是後發制人。“你越是謙讓,美國越會認為你軟弱、虛張聲勢、沒有實力,就會步步緊逼,越來越倡狂。我們現在一定要扭轉這種形象,否則其他國家也會效仿美國。” 在中美新的打交道的方法之下,中美關係前景是否樂觀? 袁征認為,談不上樂觀,但是也沒有那麼悲觀,關鍵在於對手怎麼來認知你。美國人玩的就是一種“誰先眨眼”的遊戲,仗著自己好像很強大的模樣來嚇唬你,對你進行政治戰甚至軍事攻擊這種心理上的壓迫,就是想讓你害怕、屈服,這個時候如果表現出害怕的樣子,那就輸了整個戰略博弈。所以有時候,中方要敢於走到危急的邊緣,讓美國人意識到:原來這樣很危險,這個時候,美國人才看得起你,才會來討論一些正兒八經的務實的問題。 在袁征看來,有時候“鬥一鬥”對中美關係不是壞事。雙方如果及早進行了較量和心理上的試探,反而對未來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會有好處,有助於中美關係的相對平穩。再加上拜登政府相對而言比較理性,經驗比較豐富,行為可判性也比較強,一旦收到了中方很嚴肅認真的信號,尤其是和行動相配合之後,他們在未來要採取某些步驟的時候會思量,中方可能做出的強烈反應,這個時候反而有助於雙方管控危機。(完) 【編輯:ma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