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真正做到“動態清零” 香港抗疫莫再左右搖擺

分享到:
2022-02-08 12:0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冬奧逢立春,雙喜正臨門。作為“雙奧之城”的北京,既見證了2008年“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宣言,也引領著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的步伐,盡顯大國風采。兩次奧運會,不僅見證中國體育事業的成熟進步、國家經濟的飛躍繁榮、社會的和諧幸福,也成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路上自強不息之豐碑。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疫情陰霾依舊籠罩人類上空之時,中國能如期舉辦冬奧會,這正是展現大國的道路自信,在面對全球挑戰和危機面前的不屈與擔當,更是以此向世界呈現了大愛與理解、團結與友誼的精神。

回顧疫情爆發的這兩三年,許多重要國際盛事皆紛紛推遲,大型體育賽事唯有北京冬奧會,頂住了Omicron變種病毒的擴散順利舉行。這不僅說明了中國抗疫政策的科學性、正確性,更向世界證明了疫情防控的成功實踐。這是對香港抗疫的又一次重要的啟示。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冬奧開幕舉國同慶,香江疫情卻令人憂心。先是香港派出的三位參賽冬奧會的運動員,其中有一員傳出了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而2月7日,香港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高達614人,更有超過600人初步確診。事實說明,第五波疫情的高峰尚未到來。香港媒體都以“疫情失控”、“海嘯式爆發”等字眼來形容當下疫情困境。香港市民憂心忡忡,先不要提跨境家庭的團聚、夜間堂食暫停、未知源頭個案“遍地開花”,為了遏制變種病毒傳播取消了貨運航班而導致的物價上漲抵不過人工的增長,部分市民更是因為政府收緊的社交措施,而面臨“手停口停”的境遇。因為疫情,香港市民無緣北上,現場見證冬奧盛事,是為一憾;而疫情不得遏制,香港社會無力徹底複甦經濟,民生睏頓,是為二憾……憾事多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我們找不到解題的思路。

正月初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按照傳統到沙田車公廟為香港求籤,求得了第38中籤,籤文為“人扳高處求真果,我向低邊拾芥薑;媚奧不如去媚灶,莫教涉獵逞英豪。”車公靈籤一出,各種解讀紛至沓來。就香港的疫情,筆者鬥膽為這一籤文解一解。前兩句可理解為:他人要攀向高處尋找“真果”,而“我”則向路邊俯拾尋常平實的芥與薑即解毒調味的重要食材——抗疫要腳踏實地,解疫情的毒,要從日常細節之處做到位,做得好,不要好高騖遠。而後兩句可理解為:與其討好“祭祀之尊神”,不如討好掌管柴米油鹽的“灶神”,切勿做虛無漂渺的、不合現實實際的夢——香港抗疫的問題本質上來說就是解決民眾“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困境和民生僵局,管治團隊要做好自己的責任,不要違背現實的大勢,把抗疫工作做出成績、做出成效,萬不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車公靈籤向來是港人年頭最為看重的一種憧憬與心靈寄託,冥冥之中藏深意,這或許也是從唯心的角度對香港抗疫的另類啟示。

須全面對接內地防控機制

作為中國的南大門,香港嚴峻的疫情,現實讓人看了揪心,往深處想更是鬧心。香港一些人對於“兩制”的定向思維和割裂式的迷戀,使得香港抗疫政策變得“不中不西”,搖擺不定。香港對於“香港特色”的執念,使得內地的抗疫成果經驗始終無法在香港落地實踐,例如,內地的健康碼系統最終也只是在香港複刻了一個“隨意打卡”、毫無追蹤功能的“安心出行”APP。

“動態清零”需要下大力氣才能做到,但這不意味著“躺平讓病毒亂飛”是其代替性選擇;“與病毒共存”是一種做好打長期戰役的心態,但絕不是搖搖擺擺、抗疫不力的藉口。

冬奧會的成功舉行證明了內地的抗疫成果和經驗成熟,香港為何不學?難道真的是要以犧牲民生民心來“大費周章”地探尋“香港特色”抗疫道路?香港抗疫就是要扎扎實實地“防控”與“追堵”。

香港要戰勝疫情,就要腳踏實地地認準對的路,要徹底全面地對接內地防控標準,不能搖擺不定,要用明確的態度把抗疫作為民生最重要的一環來抓,以嚴厲的措施截斷病毒鏈,重建香港社會的繁榮。筆者忍不住要再多嘮叨一句,“應檢盡檢”與“願檢盡檢”雖一字之差但謬之千里!既然要進行“全民檢測”,那為什麼還要加上“自願”二字作為前提?

(本文作者為中國僑聯委員、香港安徽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吳志斌)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2024施政報告提發展“低空經濟” 獲香港業界支持
【街採】第三份施政報告出爐 香港市民怎麼看
【街採】李家超2024《施政報告》將出爐 香港市民最期待什麼?
【通講壇】互放狠話要開戰,朝韓為何再度陷入緊張局勢?
首屆香港演藝博覽開幕 全球千名藝術家匯聚香港
港產熊貓兩個月大變樣!“家姐”是鳳眼 “細佬”叫聲粗獷
岑浩輝當選澳門第六任特首候任人 市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