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愛國團體首要任務,就是提升素質能力——論“同為香港開新篇” 李家超高票當選為行政長官人選,說明香港社會對他高度認同。新選制下的三場選舉完美收官,說明新選制是一套好制度,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穩健起步。新起點,新使命,“同為香港開新篇”不再是李家超的競選口號,而應是香港各界和廣大市民共同奮鬥的目標。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愛國團體應該如何作為?在日前舉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港澳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刻認識提升愛國愛港愛澳力量能力建設的必然性和緊迫性,堅持‘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根本原則,堅持大團結大聯合,聚焦骨幹力量、夯實基礎力量、培育新生力量,努力提升政治把握能力、思想引領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聯繫群眾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助推特區實現良政善治,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顯然,能力建設是愛國團體首要任務!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樹立全局意識,提高政治站位 香港回歸以來,愛國力量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與反中亂港勢力的鬥爭中經受了考驗、展示了擔當。但愛國團體的能力建設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特別是要在提升政治把握能力上再做努力。 應樹立全局意識。所謂“全局”,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當今天下並不太平,目前還在不斷演變的俄烏局勢,令人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大國博弈的劇烈撞擊;也更加清楚的警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同時也會面臨重重阻力。香港作為聯接中國內地與西方世界的橋樑,在世界格局巨變中不可能置身事外,而會經常處於矛盾的漩渦。愛國團體人士必須從兩個“大局”的高度觀察分析發生在香港的一切。 應提高政治站位。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意以開放的姿態與所有國家攜手發展。但由於美西方對中國充滿意識形態偏見,近年來對中國的敵意越來越強,處處為中國製造麻煩,香港隨時處於風口浪尖。愛國團體人士應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加強思想引領,團結協作共事 本港的愛國團體深深植根於各界別、各階層,聯繫着龐大的群體。愛國團體是“風向標”,特別是各團體的領軍人物,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因此,應該在提升思想引領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上再做努力。 加強思想引領,不斷擴大影響力。一些愛國團體在思想引領上的不足有三:一是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學習理解不深,在回應社會關切的重大問題時,顯得膚淺;二是對世情、國情、港情的認識不到位,在重大問題上把握不夠精準;三是在關鍵時刻雖能及時發聲,但質量不高,對公眾的引導力不足。提升思想引領能力的前提,是要提升學習能力。 相互支持配合,團結協作共事。愛國團體當中群英薈萃,各有千秋,但相互支持度、配合度還不夠高。既然大家都是為了維護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利益,都是為了保障市民的長遠福祉,就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寬闊胸懷對人對事,相互取長補短,形成團結協作的好態勢。 溝通上下左右,聯通國際國內 愛國團體是社會組織,應“上知天氣,下接地氣”,具有很強的聯繫群眾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面對新形勢,應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倍努力。 第一,積極向中央建言獻策。愛國團體最了解所處行業和界別實情,應聚焦香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接“十四五”規劃等方面的堵點、難點,尋找香港與內地的“接口”,及時向中央提出建設性意見。 第二,主動助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政府既要提高辦事效率,又要遵循法律程序,如何找準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愛國團體應深入研究,幫助政府提升管治能力。 第三,悉心收集民情民意。政府決策需要來自基層的意見和建議,愛國團體應發揮好橋樑和紐帶作用,構建基層市民與政府之間的信息通道。 第四,努力向世界講好“香港故事”。香港國安法和新選制實施後,美西方對香港的“抹黑”加劇。愛國團體與世界各地聯繫緊密,應該用親身經歷講好“香港故事”,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的香港。 善於解決問題,壯大建設力量 香港已經實現“由亂到治”,下一步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愛國團體的用力點,也應實現重大轉變,從重點與反中亂港勢力做鬥爭,轉變為重點協助特區管治團隊解決香港的實際問題。因此,愛國團體必須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李家超提出四大政綱,找準了經濟民生的重點難點,其中許多地方需要愛國團體助力。比如“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就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如何解決“供地難”?如何推動“基建先行”?這需要“下深水”調查清楚問題的癥結,才能找到破解的奇招。又比如,“同建關愛共融社會”,涉及安老、助弱、解困、青年發展等問題,還要在十八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愛國團體應在這些方面多出一分力,令政府的惠民措施盡快落地。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愛國者治港”提出了“五個善於”的要求,其中就有“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做擔當作為的愛國者”。愛國團體應據此標準,勇擔當、敢碰硬、善作為,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提高愛國團體的聲望、壯大建設力量。 香港實現良政善治離不開愛國團體的支持;愛國團體應看到自身能力的差距,積極彌補差距,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編輯:刘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