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郭芙蓉:期待回歸 30 周年時有港產航天員升空國慶期間,國家再向香港送出大禮,而且是與以往截然不同、更具意義的大禮。當局公佈,為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後續飛行任務需要,國家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已於近期啟動,並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Payload Specialist)。這充分反映了國家對香港的信任、對香港青年的關愛,印證了國家已經開始履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香港回歸 25 週年慶典上表示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人的承諾。據報道,由通過選拔到完成訓練需時至少 5 年,期待在香港回歸 30 週年之際,我們就能看到港產航天員升空。 璀璨的太空、神秘的宇宙,一直令人神往,每一個人的童年莫不對探索宇宙充滿了熱情,不少人都曾立志要做航天員。過去,香港人對於他國精彩紛呈的太空競賽,只能表達羨慕之情而已,幾乎完全沒有參與的機會。在此期間,中國的航天事業也有長足的發展,只是港人對此的了解相對有限,直至 2003 年神舟五號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升空後,大家才注意到原來國家的航天事業同樣有著驕人的成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對其他國家的認同感亦轉移至自己國家身上。從此之後,每次在香港舉辦國家的航天成就展,都能引起港人尤其是青少年極大的興趣,坊間還一直有呼聲希望參與國家的航天工程。 儘管香港一直有參與內地航天事業的發展,例如理大設計和研製的“嫦娥三號”及“嫦娥四號”月背探測任務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嫦娥五號”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以及“天問一號”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就為國家作出了貢獻,但主要仍以幕後的技術支援為主,最受矚目的台前工作則一至無緣,直至這次出現突破性進展,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 眾所周知,航天工程涉及眾多國家機密,這次選拔便要求候選人與家庭主要成員應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方針、遵守國家憲法及香港基本法。因此,這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充分顯示國家在香港經歷了近年的風風雨雨後,依然對香港充滿信任,依然對香港青年充滿信任。這種信任來之不易,港人切不可再任意踐踏,信任一旦失去再想重建則會千難萬難。 此外,這還充分顯示了國家對香港的支持,對於推動香港科研的發展有很大作用。航天工程處於科研領域的金字塔尖端,必須在基礎科學方面有堅實的基礎,而航天工程當中的許多技術都可以發展為民用,可以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受到各國的高度青睞。香港的科研理論水平一向有目共睹,但在應用環節卻始終乏善可陳,導致社會上一直缺乏崇尚科創的社會氛圍。香港一旦有“載荷專家”入選,必然能引起全社會極大的熱情和關注,有助於推動各方在科研領域投入更多資源,並吸引更多青年入行。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必定會全力協助和配合國家的選拔工作。希望政府全體人員都能認識到,這是香港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榮光的關鍵工作,一定不要辜負國家的殷切期盼,成功為國家選賢舉能。與此同時,香港青年也要自強不息,如果一切順利,相信在香港回歸 30 週年之際,我們就能見證港產航天員升空的歷史性時刻。 (本文作者為葵青區區議員、全國青聯委員、新界社團聯會總監及青研香港副召集人 郭芙蓉) 【編輯:李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