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高松傑:感謝中央對港青厚愛 成航天員不再是夢

分享到:
2022-10-05 14:0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中央政府一直關心香港青年的發展,特區政府及香港各界也不斷舉辦活動讓青年人抓緊把握國家發展機遇,幫助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成就一日千里,從航天任務連戰連捷到重大航天工程深入推進,從空間科學探索到航天科技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10年來,一次次振奮人心的火箭騰飛,一項項令人驚嘆的航天成就,勾勒出航天人接續奮斗的軌跡。10年太空之約,見証著中國載人航天的跨越之旅,也見証著中國航天事業由大向強的鏗鏘步履。太空站的航天員更多次以天地連線方式與香港學生作演講,激發起很多香港青年人成為航天員的興趣,筆者和很多立法會議員也有向特區政府反映,希望讓香港年青人有機會參與。

國慶節翌日終迎來大喜訊,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消息,為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後續飛行任務需要,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已於近期啟動。此次預備航天員選拔,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統一組織實施,預計1年半左右時間完成,並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

對此,筆者和很多香港青年也感到無比的興奮,充分體現了"只要香港有求 祖國必定有應",也大大體現了中央對香港青年的厚愛。國家惠港措施不斷出台,促進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早前全國青聯出台八條針對性措施,涵蓋學業、就業、創業及實習等青年關心的範疇;輸送中國香港青年身份派駐國際組織、四部門聯合發文支持港澳青年大灣區創業就業、港澳居民居住証助融入内地生活拓宽发展空间、以至本次的國家首次在港選拔載荷專家的大亮點措施,也充分體現出中央對香港青年的厚愛,亦體現了“一國兩制”下港澳擁有的獨特優勢。筆者相信是次措施能夠大大加強兩地科學人才及技術的交流之外,讓青年人也終於可以朝航天員的目標奮鬥。筆者一直非常期待見證香港有代表能夠上太空的歷史時刻,為國家為人民服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筆者呼籲大家踴躍報告參加。最後筆者希望再一次感謝國家對我們的厚愛,我們香港青年必不負祖國的期望,全力投身建設美好香港行列,以行動報效國家。

到底如何申請?

根據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表示,載荷專家一般來說背景是科學家、科研人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時主要負責開展太空試驗,操作使用太空試驗設備,配合其他航天員處理站務管理日常工作。

申請人須在30至45歲,男性身高須在162至175厘米,女性則須在160至175厘米。申請人要體格非常好,身體健康,不能有過敏體質,沒有影響飛行服務的飛行病史和家族病史。至於專業要求,則至少為相關領域博士學位,專業領域經驗不少過3年,且必須為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

載荷專家招募期為10月6日至27日,至於進一步選拔將由內地相關部門進行。特區政府初選將透過以下機構進行招募,包括:

1. 11間本地大學;

2. 政府5所研究中心、生產力促進局;

3. 數碼港及科學園內科研機構;

4. 政府部門及醫管局。

上述機構以外人士報名,政府亦可予以考慮。

(本文作者為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香港陽江青年總會副主席、就是敢言副主席、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會高松傑)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