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陳勇:從“香港海防博物館”到“香港抗戰紀念館”

分享到:
2023-11-24 21: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特首李家超於上月發表今年的《施政報告》,我們看到政府將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旨在增強市民對國家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令人感到十分鼓舞。

其中,康文署將設立專館介紹國家的發展和成就,並會將“香港海防博物館”改設為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重點介紹抗戰歷史。特區政府對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建造及改建計劃視終於提上日程,引起市民的廣泛討論。我們民建聯、新社聯一直以來全力在港尋找香港抗日遺跡、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為期三年零八個月的本港抗戰歷史、倡議籌建永久性高水平“中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對特區政府此次重視香港抗戰歷史、提升市民愛國精神的新政策感到非常高興,並會全力支持。

2023年9月18日,“尋訪烽火印跡 感悟抗戰精神”——攜手在京台港澳青年走進北京抗戰主題片區活動在北京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啟動。當日為“九一八”事變爆發92周年。圖為在京台港澳青年代表步入抗戰館參觀。 香港中通社圖片

對於計劃改建成立的“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其館名將“香港抗戰”和“海防”兩詞並列,不少朋友向我們提出了一些擔憂。現時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所在地是19世紀末英國殖民者建立的鯉魚門炮臺,其初衷是展示英國駐軍生活和防守歷史,“海防”的本意也是英國殖民者防禦與英國爭搶香港的法國、俄羅斯等國,還包括廣東沿海的華人海盜。九七香港回歸前,英軍鯉魚門炮臺軍營活化為“海防博物館”,近年雖然增加了中國元素,但“海防”遺跡睹物思情,終究難以抵消殖民基因的歷史影響。

實際上,香港有非常豐富的抗戰史、紀念地和文物,香港歷史博物館藏有約一萬一千件文物與本地抗戰史相關,另外尚有部分本地抗戰史料臨時分佈於香港海防博物館及由民間營運的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因此我們一直主張建立一間以本地抗戰史為題的永久性、高水平專門博物館,如“中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全面展示香港在抗戰歷史中的獨特地位。

我們期望政府在改建海防博物館前,能夠仔細思考本港抗戰博物館的定位,並協同民間力量,認證及整合抗戰史料,並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合作指導下,建立具“一國兩制”特色的高水準抗戰博物館。這將不僅是香港抗戰歷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中心,更有望成為香港遺跡保育活化及抗戰文創產業的統籌機構,開創香港愛國教育的新局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陳勇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陳勇)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王瑶】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