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修法引資”是本末倒置

分享到:
2024-01-11 12:18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特區政府下月28日將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稱,不能抹殺下年度出現財政赤字的可能。有學者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稱現階段要思考如何吸引外資來港,並舉例需要修訂港區國安法,令外資重返。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因為要吸引外資重返香港,就促特區政府修訂香港國安法,這個觀點荒唐可笑,也表現出對法律的無知。首先,香港國安法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在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的解釋權和修訂權,均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而不在香港特區。其次,維護國家安全事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事關香港特區的繁榮穩定,是涉及到根基的大事要事;招商引資是影響到香港的某一階段發展的事情。二者孰重孰輕?不言而喻。

所謂“修法引資”,純屬本末倒置,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

沒有安全環境 必定一事無成

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如果沒有安全的環境,必定百事無成。不管經濟發展的“蛋糕”做得多麼大,也會頃刻間化為烏有。遠的不說,且以烏克蘭為例,擁有肥沃的黑土地,被譽為“歐洲糧倉”;擁有世界一流的工業製造能力,特別是在大型裝備製造業方面,在全球處於前列。但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滿目瘡痍、百孔千瘡,連電力供應都無法保證,還談何發展!

戰爭是破壞安全環境的極端情況,但就算沒有戰爭,局勢動盪不安,也會影響投資環境。本港居民不應忘記2019年“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在“黑暴”肆虐的日子裏,黑衣蒙面暴徒打砸交通設施、“裝修”門店、私刑路人,致使學生無法上學,打工仔無法返工,店主無法正常做生意。媒體曾報道過一位女子當街痛哭情景,該女子為了上班,清晨早早趕路,可是交通到處被堵,無法通行,輾轉多次後仍無法按時抵達公司,一時間精神崩潰,蹲在地上痛哭道:“我又沒有得罪誰,為何跟我過不去!”

港人也不應忘記,在“修例風波”期間,不要說外國人、內地人來港消費,由於每到周末必有暴亂,許多香港居民只能每到周末北上深圳“唞唞氣”。

安全和諧環境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這些個案,也體現在宏觀層面。“修例風波”於2019年6月爆發,2019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經濟持續負增長,後來疊加疫情因素,香港一直處於經濟低谷,直至2023年才實現恢復增長。

換個角度想一想,就算沒有3年疫情的影響,如果香港長期處於“黑暴”陰霾之下,社會動盪不安,人人缺乏安全感,投資者願意來香港嗎?香港的商家能正常開門營業嗎?香港經濟還會保持活力嗎?沒有安全的環境,甚麼也幹不了。這個道理並不複雜,卻屢屢有人欲拆掉國安法的根基,來換取短時間的外資回流,令人匪夷所思。

對外引資 重在展示真實香港

歐美一些資本撤離香港,這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香港經濟復常路上遇到一個難題。如何破解這道難題?應先弄清楚資本撤離的原因。在筆者看來,這是多個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兩點:

其一,美國持續加息,造成資本回流美國。去年以來,聯儲局持續加息,美國的利率水平水漲船高,同時美元資產的收益率也隨之上升。以美國國債為例,在加息之前的利息基本都在1厘以下,而在經過多次加息後,到了4厘以上。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有這樣的機會擺在面前,誰會不動心呢?應該看到,美國加息收割全世界的財富,受損的不僅是香港,其他經濟體也不同程度地受損。

其二,美西方抹黑香港,誤導投資者對香港有負面觀感。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美西方處於自身的利益考慮,把香港描述成毫無民主、自由、人權的地方,加之3年疫情期間,香港與世界的聯繫交往中斷。一些投資者並不了解香港的真實情況,聽信了西方輿論的負面宣傳。去年香港重返世界經濟舞台中心,但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仍然還要努力。

弄清了主要原因,才好採取應對之策。首先,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美元加息導致資本回流美國,香港作為一個細小的經濟體,很難與之“較勁”,只能另圖他途,盡最大努力減少損失。其次,我們應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香港,消除投資者的疑慮和擔憂。

去年以來,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堅持“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結合起來”,主動到中東、東南亞國家推介香港優勢,擴大招商引資通道,收效顯著。同時,香港還舉辦了規模空前的“第二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吸引了包括摩根士丹利、花旗、德意志銀行在內的300多家金融機構大佬出席,向世界展示了香港的獨特優勢和投資機遇,令人看到香港是“超級聯絡人”,也是“超級增值人”,是進入中國內地這個超大規模市場的門戶。事實證明,這些做法有效消除了國際金融界對香港的“誤讀”。

新的一年,香港應把步子邁得更大一些。其一,“走出去”的步子再大一些。不僅要走向新興市場,還要走向歐美市場;不僅政府高官要走動,香港工商界、金融界等界別的人士都應走動。同時,在“走實走深”上下工夫,各個界別把交流溝通的“功課”做足,與對方探討產業發展路徑,尋找合作機會,力求互利共贏。其二,“引進來”的步子再大一些。政府新財年的財政預算可以加大支持大型國際盛事的力度。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舉辦國際盛事,香港既具有一定優勢,也是香港的“必修課”。今年,應提升層次、擴大規模、盡早預告,增加影響力。

把握趨勢 打造多點支撑格局

一個地區的發展,由於習慣了“輕車熟路”,容易形成“路徑依賴”。香港過往的發展,受惠於扮演了祖國內地與世界市場(主要是歐美市場)之間的“超級聯絡人”。歐美市場對香港來說非常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香港不能因此而失去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敏感性。

縱觀世界經濟版圖的變化,七國集團(G7)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已經從最高峰的65%下降至2022年的43.1%,而以中國、印度、印尼、越南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佔世界經濟比重不斷攀升。世界經濟總體呈現“西降東升”的變化趨勢。把握趨勢,才能贏得未來。香港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能把目光局限於“讓歐美資本重返”,還要發現新的資本來源。依筆者之見,除歐美資本之外,以下3個方向的資本值得關注:

一是面向內地引資。內地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在5%左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仍處於領先位置,同時,內地在電動車、新能源、光伏產業等領域的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下一步,香港不僅要吸引更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還應吸引更多優質的科技型企業把亞太總部設在香港,做大“總部經濟”板塊。

二是面向東盟引資。新加坡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主要依託東盟,但這並不意味着香港在東盟就沒有機會。香港在金融領域有很多優勢,仍是新加坡無法比擬的。因此,香港應多向東盟10國推介香港優勢,吸引更多私人財富管理業務。

三是面向中東引資。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國非常富有,但這些國家普遍有危機感,擔心新能源大規模替代石化能源,自己的好日子必有終結的那一天,因此極力推進經濟轉型。比如沙特推出的“2030願景”,提出減少對石油出口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的宏偉目標。香港應深耕中東業務,吸引中東產油國的企業來港上市。

香港經濟要保持強勁動能,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境外投資,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不能因此而在國安法上打主意,試圖以犧牲國家安全來換取外資。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的致辭中指出,“把香港這個家園守護好、建設好、發展好,是每位香港居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每位香港居民都應當真心愛護香港,擁護‘一國兩制’,為香港這個美好家園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夏寶龍所指的“添磚加瓦”,不是“拆東牆補西牆”,而是要在築牢“一國兩制”根基的前提下,做大香港的獨特優勢,贏得更多發展機遇。因此,所謂“修法引資”純屬無稽之談。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
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來香港了!將促進產教結合 培養本地人才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