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陳曉津:大灣區新業態新機遇湧現 助力港青逐夢創出新天地

分享到:
2024-06-14 11:34 | 稿件來源:文匯網

【字號:

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初公布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企業提供職位,聘請香港的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促進他們的事業發展及大灣區內的人才交流。

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的信心和認同的源頭之一是大灣區的建設速度。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提出要將大灣區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高品質發展的典範。《綱要》發布5年以來,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

筆者身兼東莞濱海灣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始創會長,見證越來越多的青年融入灣區、紮根灣區,在追夢築夢的過程中不斷收穫成長。許多港青見識到內地在全方位等方面的優勢,切身感受到內地的發展速度,對內地和香港的優勢互補、大灣區巨大的市場潛力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事實上短短數年間,特區政府出台的多樣化的內地交流、實習、就業計劃,讓香港青年有了更多深入瞭解大灣區的機會,從中對內地增加了解更釋除許多疑慮。

自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等大型基建設施相繼通車,為大灣區9個城市聯動打牢基礎,繼而“港車北上”、“澳車北上”、“一站式通關”、“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深港公交地鐵“一碼暢行”等為惠民政策落地,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已成為現實。加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大合作平台,因地制宜的新制度、新規則正推動粵港澳融合發展,數以千計的港澳企業入駐其中,新業態新機遇不斷湧現,港澳人才紛紛落地生根。

以東莞濱海灣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為例,基地以打造港澳台青年在莞創新創業的服務平台為目標,深入建立對接資源的橋樑與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說明港澳青年搭建在莞安居樂業的“事業圈+生活圈+朋友圈”,加上濱海灣的區位優勢與產業資源疊加,將進一步引導更多香港青少年到內地學習交流、實習就業、創新創業。

廣東不斷完善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為來到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的港澳人士提供多項扶持政策,同時大力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台建設。目前,廣東已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體系,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充足的選擇。不斷推出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讓香港青年對逐夢大灣區有了更多勇氣和底氣。筆者相信,香港青年對去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創業、生活的意願大幅攀升,對大灣區發展現狀和前景瞭解增多、信心增長,意味著他們有機會站上更加寬廣的發展舞台。

(本文作者為福建省政協委員 荃灣各界協會主席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陳曉津)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賴清德堅持“台獨” 台商苦不堪言:希望領導人對基層百姓多用心
來到大陸後,台灣青年的真實心聲
【通講壇】菲律賓“鬧海”戲碼不斷 是要試探中國海警新規底線?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讓科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應用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要“搶”人才 也要有舞台
聽澳門特首賀一誠談談什麼是“澳門的底氣”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