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石宏:特朗普對內“大整肅”意欲何為特朗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才將近一月,但給人的感覺卻似乎有好幾個月了,原因就在於特朗普上臺之後特別能搞事兒,天天上熱搜。按照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在負責人馬斯克的率領下,以“反腐、杜絕浪費”為旗幟,在美國掀起了“腥風血雨”,多個聯邦機構被審計,並受到了裁撤、減員、警告等不同程度的處理。特朗普對馬斯克的做法給予了堅定支持,讓馬斯克放手去幹。那麼,特朗普和他委任的“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且把火勢燒得如此之旺,真的是要剜掉諸多毒瘤,給美國正本清源,還美國一個朗朗乾坤嗎?抽絲剝繭之下,就會發現事兒沒那麼簡單。 被動刀的美國聯邦機構和NGO 在特朗普的授命之下,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將大刀首先揮向了美國聯邦政府的獨立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馬斯克還將美國國際開發署稱為“犯罪組織”,解雇了1萬多人,只保留294人,其中非洲局留下12人,亞洲局更是只留下8人。與此同時,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經費也被削減到聊勝於無的程度。馬斯克的這一刀,別說是讓美國國際開發署元氣大傷,簡直就是要了命,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口氣而已。 緊跟著,馬斯克又把刀揮向大名鼎鼎的美國NGO——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腐敗氾濫”,直言“這個邪惡的組織需要被解散”。在這之後,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凍結了美國國務院劃撥給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對外援助資金,而美國財政部也不再給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撥款。於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很快就癱瘓了。 旋即,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又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聯邦調查局(FBI)、國防部、教育部等聯邦機構動刀,所過之處一片哀嚎。中央情報局向所有雇員發出了“買斷”通知,實際上所謂的“買斷”就是強制裁人,而且裁減的比例高達10%左右。 聯邦調查局比中央情報局更慘,不僅解雇了8名聯邦調查局的現任高級官員,包括邁阿密、費城、華盛頓、新奧爾良和拉斯維加斯等大城市的分局負責人,而且聯邦調查局總部的5名高級官員也被要求離職或面臨解雇。此外,聯邦調查局還上交了一份記錄了5000多名聯邦調查局雇員資訊的清單,詳細列出了所有參與調查2021年美國國會大廈騷亂事件的特工和分析人員的工卡號碼、職務頭銜、以及他們在國會大廈騷亂調查中扮演的角色等資訊。 美國教育部則被“政府效率部”砍掉了上百項合同及補助,總價值超過9億美元。不僅如此,特朗普和馬斯克還計畫解散美國教育部。 美國國防部目前還算好些,雖然馬斯克稱美國國防部存在浪費現象,而且還很嚴重,並且還說“美國的武器項目需要徹底重做”,但是並未對美國國防部進行大的裁員,也沒有提對美國國防部下屬機構進行裁撤。基本上,馬斯克對美國國防部是進行警告。 特、馬到底想幹啥 特朗普和馬斯克“刀刃向內”,在美國國內進行大規模整肅,從客觀上講會給美國帶來一些好處,包括聯邦機構“消腫”、浪費現象和腐敗問題可能會收斂,但是兩人的根本目的卻是為了泄私憤、打擊民主黨、鞏固地位以及推行他們的理念。 在拜登執政的四年裏,特朗普和馬斯克都不斷受到打壓,尤其是特朗普,不僅不停地為著各種起訴而被迫進行一場接一場地應訴,就連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都一度被抄,甚至在競選時遭到槍擊。在特朗普眼裏,所有這些針對他的行為都是民主黨和拜登對他的“政治迫害”,以特朗普睚眦必報的性格,對這些帳是一筆筆都記得清清楚楚,只要得到機會必然進行報復。看看特朗普上臺之後為什麼迅速去查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教育部等機構,是因為這些機構都跟民主黨關係更深,尤其是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幾乎就是民主黨控制的機構。 美國國際開發署成立於肯尼迪執政時期的1961年,而肯尼迪是民主黨籍總統。在之後數十年裏,美國國際開發署雖然歷經了多位共和黨籍總統,但是其總體運行理念是偏向民主黨的。美國國際開發署作為一個獨立機構,每年掌握著400多億美元的預算,在對外方面的所作所為主要是為民主黨打名氣。特朗普及其政治盟友一直對美國國際開發署看不順眼,指責該機構 “明顯偏向民主黨,並帶有政治偏見”。美國國際開發署控制的資金流向被特朗普及其政治盟友質疑與美國的核心利益不一致,是在用於支持民主黨所傾向的政治議題和團體,該機構的員工也大多傾向於民主黨。尤其是在拜登執政時期,美國國際開發署身上的民主黨標籤愈發明顯,這也讓特朗普對該機構愈發厭惡。 特朗普及其政治盟友遠沒有民主黨人那樣對在海外推行“民主”感興趣,前者的政治理念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優先”,注重美國自身的利益,實際上是一種戰略收縮。這樣一來,特朗普就想把美國國際開發署打散,收繳其獨立性,將其納入美國國務院管轄,由白宮來統一掌控對外援助和其他對外事務。更重要的是,美國國際開發署之前的在外活動,功勞都是民主黨的,讓民主黨在外邊的影響力大增,進而回饋到美國國內,使民主黨能夠以此炫耀政績。所以,特朗普裁撤美國國際開發署,也就廢掉了一張民主黨手中的王牌。 特朗普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斷掉經費,同樣是打掉民主黨的一張王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雖然是在共和黨籍總統里根執政時期的1983年成立,但其後來的運行軌跡卻逐漸偏離共和黨,成了民主黨手中的一張王牌。作為在海外推行美式民主、進行“顏色革命”的旗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和民主黨的很多大佬關係密切,像美國國會眾議院前議長、民主黨籍眾議員佩洛西就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有著非常深的影響力。而特朗普和佩洛西的關係勢如水火,自然也就遷怒於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上臺之後迅速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開刀,目的也是清除民主黨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影響,將這個美國NGO的“龍頭老大”整頓老實之後,收歸己用。 特朗普。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美國中央情報局被整肅,也是因為其在拜登執政時期和民主黨關係過於密切。作為美國主要的對外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關係很深,一起在海外搜集情報、推行美式民主、搞“顏色革命”。如此一來,特朗普就對中央情報局進行清洗,拿掉民主黨的人以及同情民主黨的人,從而讓中央情報局能夠牢牢掌控在他以及共和黨人手中。 美國聯邦調查局被整肅,主要是特朗普泄私憤、報私仇。因為在拜登執政時期,就是聯邦調查局對2021年國會大廈騷亂事件進行調查, 也是聯邦調查局的特工搜了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在特朗普眼裏,聯邦調查局就是民主黨“迫害”他的重要幫兇、打手,所以特朗普對聯邦調查局懷著一肚子怨氣。等到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就對聯邦調查局進行大清洗,力度比對中央情報局大得多。 美國教育部在拜登執政時期積極協助民主黨推行“多元、公平及包容”(DEI)計畫,這也是特朗普看不慣的。DEI計畫的核心就是大家熟知的LGBT(性少數群體),以至於美國迅速出現了97-112種性別,其中有97種得到當時拜登領導的民主黨政府的公開承認,這讓特朗普深惡痛絕。大家可以看到,特朗普在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的第一天,就在簽署的一項行政令中宣佈美國只承認男性和女性兩種性別。如此以來,曾經大力配合拜登政府推行DEI計畫的美國教育部就倒了黴,成了特朗普重點整肅的聯邦機構之一。 而且馬斯克對美國教育部也是恨得咬牙切齒,因為他的兒子澤維爾·亞曆山大·馬斯克在2022年18歲後,選擇變性並改名為薇薇安·詹娜·威爾遜,同時與馬斯克斷絕了關係。這事兒對馬斯克影響巨大,由此開始馬斯克公開表達對DEI計畫的不滿和反對,並且認為美國教育部起了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是最大的幫兇。 美國國防部是到目前為止受到整肅程度最輕的一個美國聯邦機構,而它受到整肅,雖然有特朗普本人的意見,但很大程度上還是馬斯克推動的。因為在馬斯克看來,美國國防部已經在思維上老化,跟不上時代了,尤其是美國國防部對新技術的發展反應遲鈍。去年11月,馬斯克公開稱無人機才是空中力量的未來,“只有傻子還在生產F-35這樣的有人戰鬥機。”這一言論在當時迅速成為輿論焦點,而這清晰地表明,像馬斯克這樣的美國科技新貴對於新技術的推崇。在馬斯克看來,美國要想維持軍事優勢,必須在武器裝備技術上另換賽道,以無裝備、人工智慧(AI)為重點,而不是在傳統武器領域使勁兒。此外,美國國防部每年雖然掌握著8000億美元以上的巨額軍費,但是浪費現象十分嚴重,這就使得美國的大量軍費沒有用在該用的地方,所以必須對美國國防部進行整頓。 總而言之,特朗普和馬斯克對美國聯邦機構和NGO的大規模整肅,根本目的是清洗掉民主黨的勢力,確立共和黨在美國政壇的優勢地位,確保共和黨人能夠長期執政,推行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右翼保守勢力的思想和相關政策。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在美國國內強烈反對特朗普和馬斯克整肅美國聯邦機構和NGO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主黨人。隨著特朗普和馬斯克的整肅運動持續,美國兩黨之間的內鬥將越演越烈。 對美國和世界的影響 特朗普和馬斯克的整肅運動,對世界來說正在帶來積極的一面。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是美國對外推行美式民主,搞“顏色革命”的兩大旗手,現在這倆已經被整肅得元氣大傷,甚至可以說奄奄一息,自然也就讓美國在海外搞“顏色革命”的能力大減。與此同時,美國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以及其他美國情報機構也被大規模整肅,使得美國的海外情報搜集能力、滲透能力也受到了很大影響,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這對很多國家和地區來說顯然是福音,客觀上大大減弱了世界上的動盪因素,對於促進世界的穩定有著積極影響。 特朗普和馬斯克廢除DEI計畫,以及對美國教育部的整肅,對於美國來說是正本清源,對世界來說同樣起到了撥亂反正的效果。這是因為美國在世界上的“軟實力”一直比較強,所以美國在拜登執政時期大力推行DEI計畫,導致歐洲以及其他不少國家紛紛仿效。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繼續,那麼世界會變得混亂。現在特朗普和馬斯克叫停了DEI計畫,那麼包括歐洲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會迅速叫停各自的DEI計畫,而所謂的“覺醒文化”也會隨之大幅退潮,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大家不會看到白雪公主是黑皮膚這樣的辣眼睛現象。 但是特朗普和馬斯克的整肅運動,給美國帶來的震盪、撕裂將會長期持續。美國這些年在政治領域已經完全打破了兩黨存在默契的傳統,而是鬥得越來越激烈。在特朗普第一次執政時期,就廢除了奧巴馬時期的所有政策;拜登上臺之後,又把特朗普第一次執政時期的絕大部分政策給廢了;現在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宮,又迅速廢除了拜登執政時期的幾乎所有政策。這種不斷猛打方向盤的做法,讓美國的政策失去了連續性,一會兒左一會兒右,讓美國社會和民眾都感到無所適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社會活動。 今天特朗普對民主黨進行大規模清算,那麼未來民主黨重新執政之後大概率又會對特朗普和共和黨進行清算。可以說,美國兩黨在爭鬥方面已經不可遏制,這種內耗將會嚴重削弱美國的發展勢頭。 (本文作者為《艦船武器》執行主編、亞太智庫研究員石宏,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未經許可不得轉發)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王少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