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囍存檔案”展覽 探索本地婚嫁印記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9月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2日推出本年度的專題展覽──“囍存檔案”,與公眾一起回顧香港婚姻制度及婚禮習俗的發展。 香港的民事婚姻法例最早可追溯至1852年。在這超過170年的漫長歷程當中,婚姻登記條例和制度經歷了哪些轉變?為甚麼早年的婚姻登記官會由土地登記官兼任?傳統婚禮場景、儀式和慶祝活動又有甚麼特色?“盲年效應”是都市傳說,還是真有其事? 圖源:政府新聞處。 “囍存檔案”展覽展出超過70件精選展品。除本館館藏外,亦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入境事務處及香港聖公會檔案館的展品,引領公眾發掘上述有趣資訊,以及探索以下的香港婚姻制度和習俗沿革: 婚姻法例生效前的結婚形式; 日佔時期締結婚姻的有效性;以及 1971年確立的一夫一妻制。 圖源:政府新聞處。 隨着時代演變,不少傳統婚禮習俗已經從簡或者不再流行。展覽展出的“過大禮”物品清單、結婚啟事、以大紅花轎迎娶新娘等圖片,讓公眾回顧昔日香港婚禮習俗的片段。此外,展覽亦回顧婚姻登記處的發展,例如首個婚姻登記分處於1956年在九龍開設、婚姻註冊處(現稱婚姻登記處)總署於1962年遷至香港大會堂高座等,這些都是充滿市民大眾集體回憶的地方。 “囍存檔案”展覽由2日起逢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45分(公眾假期除外)在九龍觀塘翠屏道十三號香港歷史檔案大樓二樓展覽廳展出,免費入場。為了豐富參觀者的展覽體驗,展覽廳入口處更新設以傳統婚嫁為主題的立體錯視布景板的“打卡”位。參觀者完成展覽單張內的小任務,更可獲取精美紀念品。 為了方便未能前來參觀的公眾,歷史檔案館另設網上展覽,其Facebook專頁亦會分享專題展覽的精選館藏和有趣故事。 歷史檔案館稍後亦會在本港不同地區巡迴展出本次專題展覽,詳情稍後會於政府檔案處網站和Facebook專頁公布。如有查詢,請致電2195 7700或電郵至proinfo@grs.gov.hk。 (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