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創作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24:7:365》11月上演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9月19日電 經常覺得雙手骯髒、在心中反覆數數字、不停檢查門窗是否己經上鎖等等,都是強迫症的一些徵狀,究竟強迫症患者的世界是怎樣的? 11月2日至4日,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及西九文化區聯合主辦及製作,Miller Performing Arts為計劃夥伴,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音樂劇《24:7:365》,將首度搬上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舞台。作品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創辦人麥蓮茜(Lindsey McAlister)原創及編導,描繪一位強迫症患者的經歷,劇情涵蓋強迫症的不同面向,從多方面探索這種錯綜複雜且常常被誤解的精神狀態。40多位年齡介乎11歲至25歲來自本地、國際學校的青年演員和舞蹈員,將傾力演出,慶祝香港青年藝術協會邁向30週年。門票即日起於西九文化區網站公開發售。 音樂劇《24:7:365》將首度搬上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舞台。 《24:7:365》的主角夏柏有一套嚴格的規矩,逢星期二只穿藍色;她的書籍必須按顏色順序排列;開關和門鎖務必檢查9次,因為9是她的神奇數字。3年前疫情爆發至今,夏柏未離開過睡房半步,生活只剩下無盡的數算、分類、排序,還有服從腦袋的指令。從瀏覽社交平台發現同儕的步伐逐漸回復正常,回到學校、參加派對、度假和玩樂。她清楚自己的舉動並不理智,但身體內有把聲音無情地操控她一天24小時,一星期7天,一年365天要怎樣做。她把自己困在親手搭建的囚牢。 自2020年起,麥蓮茜(Lindsey)專注創作及編導以當今青少年所面對社會困境為主題的作品,包括關於社交媒體的《#hashtag》、2021年探討LGBT+的《一位女孩》、2022年正視身體形象問題的《不,完美》。今年,Lindsey創作以強迫症為主題的《24:7:365》音樂劇,希望寓教育於藝術,鼓勵大家多關心身邊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同時好好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觀眾值得留意的是,劇中主角夏柏的經歷並非基於某位強迫症患者的情況,而是涵蓋不同面向、集不同患者的經歷。為在舞台上真實呈現心理疾病情況,Lindsey在撰寫劇本時曾與本地精神健康慈善機構“香港心聆”交流,並徵詢不同專家的意見。 西九文化區 x 香港青年藝術協會:Miller Performing Arts《24:7:365》 日期及時間: 11月2日 晚上7時30分 11月3日 晚上7時30分 11月4日 下午2時30分、晚上7時30分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門票:西九文化區網站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