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通說

通說:金牌選手的“土”與“洋”

分享到:
2024-08-02 07:55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微笑劍後”、“全能學霸”、現實版“六邊形戰士”……

上述這些“標籤”形容的,是為中國香港隊奪取本屆巴黎奧運會首枚金牌的重劍運動員——江旻憓。

7月28日凌晨,在巴黎奧運會擊劍女子個人重劍金牌賽中,江旻憓以13:12戰勝法國選手奧麗安·馬洛-布列塔尼,逆風奪金。這是今屆奧運港隊首面金牌,是港隊女子重劍首金,也是港隊歷屆奧運以來第三金。

8月1日清晨,江旻憓凱旋。有“微笑劍後”之稱的江旻憓抵港,在機場以招牌微笑示人。當展示奧運金牌時有不少現場市民為她歡呼鼓掌,江旻憓也衝大家“飛吻”以示感謝。

“在香港做運動員很幸福,特別是擊劍運動員。”江旻憓對記者說,自己現在仍在“發蒙”的狀態,要先“醒了”再做下一步打算。她感謝前輩們的付出,令現在的運動員有更多資源追夢;又感謝父母雖然不想她做運動員,但又一直支持她。

江旻憓多次感謝香港市民支持,直言這令她非常感動。她說,上屆奧運失利後,用了不少時間沉澱,重新找回訓練的動力。她也強調,不能單用獎牌成績衡量運動員的努力,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香港運動員。

奪冠後,“江旻憓”的名字刷屏網絡,登上各大新聞頭條和熱搜。除了擊劍運動員的身份外,隨之一起的還有網友對其成長經歷的“深挖”。

1994年,江旻憓出生於中國香港。幼年時跟隨父母在加拿大居住了一段時間,6歲時又回流香港。

2012年,江旻憓從以英語教學的沙田著名國際學校中學畢業後,以IB(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41分(滿分45分)的優異成績,成功考入了世界頂尖學府——美國斯坦福大學,主修國際關係。

雖然有這些“洋經歷”,但江旻憓的內心深處還是很“東方”、很“香港”,很本土;想法也很傳統。

正應了那句歌詞“洋裝雖然穿在身”。

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她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法律碩士,冀“由中國角度了解中國”。 東京奧運會結束後,她又利用空窗期攻讀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博士。江旻憓在里約奧運前受訪時曾說過,受加拿大政府邀請她入籍代表該國,她毫不猶豫拒絕。“我系香港人,我想在劍道場上代表香港。”

與佛學結緣。

她喜歡看有關心理學的書,也喜歡看佛學的書,喜歡獨處。有媒體曾經報道,江旻憓在美國留學期間,在機場偶爾接觸到星雲大師的書籍,開始對佛學產生興趣,認為人生的課題可以在佛教中找到答案。

江旻憓表示,藉著閱讀佛教書籍度過迷惘,也曾學習禪修靜坐,學習放下執著。她還曾經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最喜歡星雲大師”,覺得他很有智慧。

江旻憓的擊劍之旅并非一帆風順。“微笑劍後”的背後,隱藏著無數次跌倒與爬起的艱辛,無數次汗水與淚水交織的堅持。

這次巴黎是30歲的江旻憓第三次出戰奧運。2016年里約,她第一次踏上奧運舞台,雖然止步16強,但仍創下香港擊劍奧運首勝歷史。之後她在兩年內先後遭遇左膝及右膝的傷病,韌帶斷裂,但她迅速完成康複,返回賽場後一度登上世界排名第一。東京奧運會,她矢志爭奪獎牌,可惜八強止步。當時,她在賽後強忍淚水,三度向公眾道歉。

“香港精神”。

除了借用佛學和心理學調整自己的心態外,江旻憓說,“克服困難是我的強項”,這也是香港人的精神。在本屆奧運會奪冠後她也說道,“我不想輸得這麼‘肉酸’,我希望打出香港精神。

香港特首李家超向傳媒表示,江旻憓於賽後說要打出不會放棄的香港精神,為港人而打,令他十分感動和鼓舞。香港市民亦紛紛以不同方式道賀,為江旻憓一劍封後感到驕傲。

江旻憓這次在巴黎的逆風奪金,展現出不畏艱難、逆流而上的堅毅意志,當中亦折射出香港精神的寶貴特質。

在江旻憓奪冠後,另一名香港運動員、被稱為香港“飛魚”的何詩蓓也在巴黎奧運會的泳池裡續寫著另一篇香港故事。何詩蓓是香港和愛爾蘭的混血兒,一直致力為港爭光,一口粵語非常道地,許多喜歡的東西也很“香港”。而她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被認為就是為人低調,專注賽事,一如港人日常。

2016年里約奧運,何詩蓓200米自由泳位列13。2021年東京奧運,何詩蓓突飛猛進,為港隊摘下歷屆首兩枚銀牌,那時她說,“堅持一定有收穫”。這次巴黎奧運會,她以兩枚銅牌結束巴黎征程,達成“兩屆四牌”的成就。

與江旻憓一樣,她的經歷也都彰顯著同樣的“香港精神”和港人的生活哲學。  (完)


【編輯:殷田靜子】

視頻

更 多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 已進入預定軌道
香港搭的士不需要現金了?“刷卡、掃碼打的”時代到來
當中國高鐵“開”出國門 老撾人對中老鐵路的真實評價如何?
香港AI已成行業頂流?外國展商怎麼看
第九屆香港金融科技周開幕 匯聚全球金融精英
啟德體育園首場測試賽順利完成 賽事觀眾:又大又新非常好!
內地車企排隊赴港、出海: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啟“下半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