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廣深落地“認房不認貸”,釋放重磅信號!

分享到:
2023-08-31 09:1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8月31日電 樓市“金九”前夕,利好政策接踵而至。8月30日,廣州、深圳相繼出台“認房不認貸”政策。

當天上午,廣州官宣:居民家庭名下在廣州市無住房的,購買普通商品住房或非普通商品住房的首付款,按不低於購買首套住房的最低比例執行,不再區分是否有住房貸款(含商業性住房貸款和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以及住房貸款是否還清,住房貸款利率享受購買首套住房的利率。政策執行時點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建房〔2023〕52號)印發時間2023年8月18日為界。

新華網資料圖

當天晚上,深圳也緊急官宣: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我市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通知自2023年8月31日起施行。

接下來,北京、上海會否及時跟進這一政策?專家分析,接下來“金九銀十”有望出現,當前或是樓市周期的市場底部。有業界人士認為,預計明年、後年這兩年市場將會出現逐漸上行周期。

“這釋放了積極的信號。”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政策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一線城市供求關係發生變化下的積極優化調整,客觀上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

“認房不認貸”政策將明顯降低購房門檻和購房成本。根據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的計算,按照2023年前7月廣州一手房套均總價大約410萬元、二手房套均總價大約320萬元計算,新政執行後該類人群至少可以少付一成首付,意味著首付可降低30萬元到40萬元左右;在貸款方面,目前廣州首套住房利率是4.2%,而二套住房利率是4.8%,如果按照首套執行房貸利率,30年百萬貸款每月可以節省357元的月供。

此前,已有部分非一線城市執行“認房不認貸”。例如,8月3日,河南鄭州發佈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15條措施,提出要調整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同時暫停執行限售政策。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明確了“認房不認貸”的認定標準。此項政策被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廣州和深圳之後,其他一線城市優化政策或將提速,但對於北京來說,全面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的可能性仍較小,預計將通過“一區一策”或針對特定人群如多孩家庭等方式推進。

“認房不認貸”落地一線城市之後,市場頗為關注的銀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或也漸行漸近。此前,人民銀行已明確提出“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近日,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的高管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正在抓緊制定預案。

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8月30日表示,中行要持續做好個人按揭貸款的各項支持工作,特別是落實人民銀行以及國家相關部委未來出台的對於存量、增量各類房貸的一些具體政策要求,做好對個人客戶的服務工作。

農業銀行副行長林立日前也表示,近期人民銀行明確指導商業銀行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這個意見一方面有利於減輕部分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客戶的財務成本負擔,另一方面有利於商業銀行平滑提前還貸壓力,有利於平穩經營。在有關政策方案明確後,農行將抓緊制定具體的操作細則,盡快完善合同文本,加緊系統改造調整工作,積極做好組織實施。

“密切關注監管導向和市場動向,也對本行行內業務情況進行及時梳理和分析,對可能發生的業務調整已經做好了預案。”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說。

嚴躍進表示,近期以來,從“認房認貸”政策優化到存量貸款利率調整,涉及房地產貸款的相關政策頻發,將助推房地產市場相關需求的釋放、提振市場信心。同時,多個房企增加推盤量,房地產行業有望在“金九銀十”迎來一定的恢複。未來,政策落地將進一步提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進一步提振宏觀經濟產生積極作用。

“下一步將有更多一二線城市從圍繞降低購房門檻和降低購房成本兩個方向展開政策。除了優化‘認房認貸’政策外,降低二套首付比例、下調貸款利率加點數、調整普宅認定標準、優化法拍房、非住宅、離婚購房等限購政策等也在政策‘工具箱’內。”陳文靜表示。(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