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公營房屋”系列之(一)| 香港公共房屋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2024-07-11 17:5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11日電    題:香港公共房屋的前世今生

——港府是全世界最大的公營“房東”


香港公屋(公共性廉租住房)租金每兩年調整一次,近日,房委會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10月1日起公屋租金加10%,即每月租金上調金額介於49港元至572港元之間。而除了占到4%的“富戶”之外,其他公屋租戶還得到了首三個月的加租豁免。

香港的公屋屬於香港“公營房屋”(或稱公共房屋)系統之一部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香港的公共房屋系統已相當龐大,有媒體報道稱,香港政府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公營房屋業主。根據香港政府官方數據,截至2018年,居住在各類型公共房屋的市民佔到了香港人口的44.6%。

香港的“公營房屋”是怎麼來的?

事實上,香港的“公營房屋”事業是一場大火“燒”出來的。20世紀四五十年代,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至200萬。這就一下子造成香港住房供應嚴重不足,移民們無處可住,只好紛紛在建築物的天台、山坡上搭蓋起木料和薄鐵皮搭成的“寮屋”棲身,據估計當時香港的寮屋居民達到30萬之眾。

建築在山坡上的木屋區(1950) 圖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寮屋條件十分惡劣,而且很容易受到火災的威脅,一起火就會蔓延數百間。1953年的聖誕夜,石硖尾的寮屋區突然著起了一場大火,熊熊烈火焚燒了大概6個小時,造成53000名居民無家可歸。次年2月,港英政府首次直接出資,緊急興建了一批較簡陋的房屋安置災民,這成為香港最早的“公共屋邨”。

此後的五六十年代,為了解決寮屋的問題,香港政府開始興建一批“徙置大廈”以安置遭遇火災和受到清拆行動影響的寮屋居民。在早期的徙置大廈裡,人均住房面積只有2.23平方米,很多家居民使用公共的水龍頭、廁所等。此後,徙置大廈的條件逐步改善,人均面積增加到3平方米以上,也開始有了室內水管、獨立的廁所。

同時,政府也開始興建一批較為新型的大廈供低收入人士租用,條件遠比徙置大廈優勝,有獨立的廚房、廁所和露台,稱為“廉租屋”。據報道,到1960年時,已有50萬人入住政府提供的各種住宅。

徙置大廈——黃大仙上邨(1962) 圖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北角的廉租屋邨(1960年代)  圖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1960年代中後期,香港爆發大規模動蕩,社會矛盾突出,當時的輿論認為,徙置區擁擠的居住環境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根源之一,這引起了港英當局的高度重視。

1971年,新“港督”麥理浩上任,他特別關注房屋問題。麥理浩上台的第二年,政府就宣佈了一項空前龐大的“十年建屋計劃”,大規模向當時開發不足的新界地區“要土地”,興建“新市鎮”。計劃目標是到1982年為止,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的居所。

荃灣、沙田、屯門即是第一批興建的新市鎮。新市鎮容納了數以百萬計的香港人口,起到了將港島和九龍擁擠市區的人口分散到疏朗的新界的作用。由於新市鎮的公屋人口比例相當高,公共房屋成為帶動新市鎮發展的“火車頭”。

在此期間,為了滿足市民擁有自己住房的需求,香港政府又進一步提出了“居者有其屋”計劃(常稱的“居屋計劃”),即以較低廉的價格(一般為市價的50%-55%)向合資格的低收入人士出售政府興建的住房,協助他們自置物業。居屋的選址有兩大原則,一是接近原來的公共屋邨,使公屋住戶可以維持熟悉的環境;二是與新市鎮發展相配合,使新市鎮的人口來源更加多元化。

“十年建屋計劃”期間,香港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環境大大改善,這也奠定了此後香港公共房屋體系的基本格局。到回歸前的1997年,據統計,香港共有320萬人居住在公營房屋中,佔到當時香港人口的一半左右。

1998年的香港公共屋邨 圖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此後,首任特首董建華在任內,曾提出“八萬五”計劃(每年供應不少於八萬五千個住宅單位,十年內使全港70%家庭自置居所),但遭遇挫折未能成功,後來政府的“居屋”計劃也一度終止又重新啟動,公共房屋的發展逐漸滯後於市民的需要。但香港公共房屋的基本格局並未發生重大改變,公屋生活也成為眾多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完)

【編輯:王少喆】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