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游客回歸將“修複”中國的國際形象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5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4日)發表題為《中國旅游業的復甦將重塑該國的國際形象》的文章。文章認為,受疫情影響,中國游客“消失”了3年,這期間中國的外部形象在一些國家迅速“妖魔化”,現如今,中國游客的回歸將“修複”中國的國際形象。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文章稱,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旅游業鼎盛時期,中國游客的境外旅游消費大致相當於葡萄牙國內生產總值,即略高於2500億美元。 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1.55億人次。當年,中國旅客在奢侈品上的海外支出甚至超過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900億美元)的市值。 目前,中國新冠防疫政策的調整,為中國游客的出國旅行掃清了障礙,這個“國際旅行巨人”即將複活。無論其歸來的步伐是迅速還是蹣跚,都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兩名中國游客在阿布·辛拜勒神廟前自拍留影資料圖 圖自新華網 來自花旗集團的分析師預計,中國的高端旅游業將在今年一季度實現復甦,而大眾旅游業將在第二季度復甦,真正的旅游熱潮可能會在5月份的勞動節假期前後出現。 中國游客的海外旅游支出曾占全球旅游支出的17%。除香港和澳門以外,日本、韓國和泰國也是中國游客的熱門目的地。東京的藥店一直是中國游客“瘋狂購物”的目標,自上個月中國赴日游客的數量略有恢複之後,一些品牌的感冒藥就已經售罄。 從游樂場、鐵路公司、百貨公司到眼藥水製造商,這些行業都將從中國出境旅游消費的復甦中獲益。世界旅游組織的研究指出,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中國游客57%的消費都集中在購物和飲食上。 另外,除了直接的經濟影響,中國游客的回歸也有助於推動“微妙”的地緣政治,使外界對中國的看法恢複多元化。 過去三年中,中國的外部形象在一些國家迅速地變成了“妖怪”(尤其是在美國)。與2019年相比,如今中國與西方“脫鈎”的說法似乎更加可信,因為“數千萬計的中國游客在新冠疫情的三年間‘消失’了”。 中國出境旅游的恢複併不是逆轉如今“脫鈎”和“去全球化”進程的靈丹妙藥,但可以減緩其發展。 【編輯:王叙】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