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四個因素導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月20日電 1月20日,中國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表示,中國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包括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婚育觀念的變化、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偏高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楊金瑞在會上介紹,育齡婦女特別是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十三五”時期20-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減少340萬,2021年相比2020年減少了473萬。這是帶動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二是年輕人的婚姻觀念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楊金瑞表示,當前,90後、00後作為新的婚育主體,絕大部分成長和工作在城鎮,受教育年限更長,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突出。婚姻推遲增加了女性終身不婚的可能性,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時,生育意願持續走低,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2017年調查為1.76個,2019年調查為1.73個,2021年調查降到1.64個。 楊金瑞表示,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顧慮。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住房、教育、就業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輕人生育顧慮。相關配套支持政策不太銜接,托育等公共服務不太健全,讓許多年輕人在生育問題上猶豫不決、望而卻步。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對部分群眾婚育安排產生一定影響。 楊金瑞介紹,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推進優化生育政策的任務落實。一是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二是各部門積極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教育雙減,三歲以下嬰幼兒照顧服務費用納入個稅專項扣除,災害生育保險代理,普惠托育服務,優生優育服務,提高特殊家庭補助金標準等。三是各地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積極出台支持措施。目前已經有25個省份完成了條例的修訂,部分省份已制定實施方案。從現有情況看,各地普遍延長產假30至90天,增加普惠托育服務發展,計劃生育家庭權益保障等條款。 楊金瑞還指出,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實施時間還不長,配套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陸續出台中,短期內很難顯現出明顯效果。(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