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平台爭相包郵 香港市場“香”在哪兒? 香港中通社11月7日電 題:網購平台爭相包郵 香港市場“香”在哪兒?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 內地網購狂歡盛宴“雙十一”即將到來。今年,內地電商市場的硝煙已跨境飄到香港,各大網購平台紛紛“攻港”,推出香港包郵服務。 早在今年8月,淘寶就率先在港進行試點包郵;10月則正式投入10億元人民幣,將香港納入包郵區。京東、拼多多緊隨其後,一個推出滿一定金額免運費送貨上門,一個則由平台補貼香港段運費,吸引香港市民網購。 網購平台進駐香港已經超過10年,為何時至今日還能吸引各大內地電商平台前赴後繼?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對香港中通社記者分析,其一是香港電商市場存在很大潛力。自疫情過去以來已約兩年,香港及內地經濟都在復甦。而在電商領域,內地市場接近飽和,自然需要開拓其他市場,現在正是開拓香港市場的較好時機。 查閱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數據,去年內地電商滲透率已高達47%。而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今年1月至7月期間,香港的零售業網上銷售佔比均在10%以下,仍有很大發掘空間。 其二是香港物流業發達。麥萃才表示,香港是一個國際性的城市和金融中心,國際貿易、物流系統,特別是空運,都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對網購平台來說,除了發展電商,物流同樣也是重點,而香港就是一個能通向海外的窗口。如阿里巴巴、順豐等,它們都有經香港通向世界各地的專機。 其三是香港具有獨特的市場環境。麥萃才亦指出,香港的法律制度等和內地有所不同,可成為海內外相互拓展市場的“試驗場”。例如,若電商在港運作暢順的情況下,能考慮進一步出海等。而淘寶、拼多多等都是在港上市,若它們想發展全球商業市場,香港同樣是很好的跳板。 香港空運貨站行政總裁鄺永銓向中通社分享數據指,今年首9個月,香港機場的貨運量同比增長15.7%至359萬公噸,其中電子商貿領域亦貢獻良多。相較去年,與電子商貿有關的貨運量增長顯著,近期內地開展的包郵活動亦有很大促進作用。 “雙十一”活動已經啟動,據天貓官方戰報顯示,首輪活動期間香港新消費者規模同比翻倍增長,海外新用戶明顯激增;萬聖節相關裝扮在港的成交額更同比增長近5倍。 除了線上,電商平台也持續在線下“刷存在感”。據報道,淘寶將租用尖沙咀一家商鋪開設大型家具體驗館,料今年年底開業;淘寶在旺角等地鐵站打出的包郵宣傳,亦讓網友戲稱“香港多了個‘淘寶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