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來論】觀香港:“愛國者護港”的文武之道

分享到:
2022-01-08 14:21 | 稿件來源:大公報

【字號:

老友吳志斌有多重身份,既是社團領袖,又是香港選委,還是全國僑聯委員。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年,他用自己的努力,另有了一重評論員的身份,而且樂在其中,多有獲得,短短時間里就出版了著作。

中國僑聯委員吳志斌(圖片來源:大公報)

老吳是個謙虛的人。成為評論員之前,他幾次對我講,自己學歷低,不善舞文弄墨,擔心會貽笑大方。說歸說,做歸做,老吳明顯有一股“精氣神”,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於是,一篇又一篇評論寫下來,滴水成涓,所發表的文章竟也蔚然可觀了。而且,文章的質量並不低,觀點可靠,文筆樸實,還建構了自己特有的“吳式風格”,可謂評論界的“田園派”。僅憑這一點,已說明他與評論員的身份並無違和之處。

老吳評論集的書名,乃《文評武論》四個字。我未問過老吳書名的來源,但大概能猜想其內涵:一則,這是老吳的自我期許。其名為“斌”,有文有武,做到“文如其人”想必是老吳對自己的要求。二則,這是老吳的價值觀念。文武即文德與武功,《呂氏春秋》雲:“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對改造世界,老吳是有理想的方法論的。三則,這是老吳的為文章法。所謂評論,也建設也批判,亦團結亦鬥爭,本質上是觀點與邏輯之戰,彰顯的是思想與文字的力量,將評論集的書名定為《文評武論》,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香港需要貼地的高質評論

當然,我欣賞老吳並喜歡他的這本評論集,自然不會是因為書名。老吳和此書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其中流露出來的那份“赤忱的責任”。此前,老吳表達對自己學歷與能力的擔憂,我就說這個因素並不重要,原因很簡單:一是文章事觀點為王。《文心雕龍》說:“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有真觀察真觀點,便是真學問。二是真誠比技法重要。“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寫文章只為敷衍或擺姿態,湊份子或圖熱鬧,沒有感情投入和思想注入,一定好不了。三是老吳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字功底並不差。

立足香港寫評論,其實也簡單也不簡單。香港有一個大輿論場,熱鬧到幾近嘈雜,輿論鬥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隨便拎出一個話題,就可以大談特談,甚至引起輿論場驚鷗四起。

這些年,本人置身香港這個輿論場中,寫了不少文章,一個總體感覺是:香港不缺話題,缺的是有質量的建設性觀點,能立足大局看問題,可穿透迷思謀共識,與社會同頻共振,和市民共情共鳴。而做到這些並不容易,需要評論員接地氣、真研究,融會情懷與情理。這,就是我所說的“赤忱的責任”。

可以說,老吳就表現出了這種責任感。老吳曾跟我講,每次寫文章,都有點痛苦,都努力在反映社會之情與表達一己之見中達成平衡。如果讀者能研閱他的評論集,也會發現他對香港情勢有客觀把握,對觀點闡述有獨到見解。這些例子很多,其中一例最為顯著,那就是他提出的“愛國者護港”一說。

將社會凝聚成命運共同體

“愛國者治港”是管治香港的根本原則,是規範和引導管治者的。而“愛國者護港”,面向香港普通市民,拉長了“愛國者治港”下香港社會同心圓的半徑,頗具創造性。經歷撥亂反正,香港已實現由亂及治,正邁向由治及興,“人心回歸”課題提上日程。提出並強調“愛國者護港”,將社會凝聚成一個命運共同體,用意深刻且意義長遠。老吳視自己為社會普通一員,站在市民視角寫文章,正符合毛澤東先生所說的文章之法,即“當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不要老是想著‘我多麼高明’,而要採取和讀者處於完全平等地位的態度。”這一點,難能可貴。

2022年已至,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週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強調,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香港一度出現嚴峻局面,今天的國安家好來之不易。為了香港的明天,老吳投入其中,從零開始,“文武”並重,在社會活動之外又以一支筆愛國護港,這正是奮鬥者的姿態。老吳在辛苦努力,我們也在辛苦努力。時間不負有心人,我相信真情永遠,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香港會更好,老吳的文章也會更好。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靖海侯)

【編輯:张琦】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