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月29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1月29日電 11月28日,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香港報章11月29日就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善用“三跑”新系統 做好“三港”大文章 香港“三跑”正式營運,亦為共建大灣區提供新動力。深圳、廣州、澳門、珠海都有機場,且在不斷擴大規模,大灣區多個機場並存的確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只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市場分工,有利於發揮規模效應,實現合作共贏。事實上,香港可利用現有溝通機制,與周邊機場就空域、航權、客源、人手等方面進行協調。出席“三跑”啟用儀式的國家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航空物流樞紐地位,將有一系列政策,為鞏固提升大灣區機場群、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交通樞紐集群提供支撐。國家的支持,為香港航空業發展突破提供了底氣,增添了信心。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融合灣區聯繫國際鞏固航空樞紐地位 香港航空業挑戰與機遇並存,而且機遇大於挑戰。面對挑戰,積極結合灣區優勢,是香港必須把握的機遇。香港要循軟硬件兩方面不斷完善內地和海外旅客“經港飛”的便捷度。硬件方面,要不斷完善聯繫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交通服務,例如中山港客運碼頭28日同日啟用,就是突出其配合香港機場的運輸地位,讓旅客可以直接在碼頭辦理托運手續,來港之後無需入境直接登機。軟件方面,要用好內地給予更多外國旅客免簽證來華的政策,爭取更多內地城市開通來港“一周一行”,加強與內地城市合作推廣聯程運輸系統,進一步提升香港機場對大灣區乃至內地的服務能力,吸引更多中外旅客便捷高效使用香港機場,充分發揮三跑的運力。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尋新增長點 謀三跑效用最大化 大灣區內機場眾多,深圳寶安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等發展迅速,當中合作機遇大於競爭,攜手發展的協同效益巨大。日前機管局正式入股珠海機場35%股權正是示範,香港機場的國際網絡與珠海機場的國內網絡相結合,“經珠港飛”便可構建高效的物流供應鏈。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機場的基地航空公司可探討更好分工,香港偏重國際航線,其他城市則長於區域和短程航班,形成大灣區各機場的優勢互補。當局宜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加速推進空域共享協議,增加新移交點等,進一步提升運行效率,共同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基建以外,人手供應也要追上,機管局預計香港航空業至今年底人力需求約6.9萬人,當中缺口高達1.6萬人,多約七成半為前線職位空缺。這意味着三跑落成後,還有航空業人手短缺問題須要處理。 (完) 【編輯: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