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

  • 【來論】屠海鳴:從APEC看香港地位和作用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日前在三藩市閉幕。受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委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了這個會議。陳茂波於當地時間17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參加APEC會議的三個目標全部達成,...

    11-20

  • 【來論】知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如磐石

      第二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日前圓滿結束。一連兩日的金融盛事吸引了超過350名來自全球160家金融機構的國際和地區負責人參與,其中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瑞銀集團等在內的90多家機構更是由集團董事長或行政總...

    11-17

  • 【來論】屠海鳴:區會選舉 選民積極投票應引以為傲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投票,由於此次區選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傳統意義上的“激進反對派”無人“入閘”,中間派也寥寥無幾;在一些選民看來,選來選去都是建制派人士,競爭並不激烈,自己是否投票都無礙大局。

    11-16

  • 【來論】屠海鳴:香港需要什麼樣的區議員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這些天來,候選人紛紛落區宣傳各自的政綱,不少市民也樂意與候選人交流,聽聽他們有什麼為民辦事的實招,雖然氣氛沒有往屆那樣緊張,但平和更顯理性。

    11-14

  • 【來論】閻偉寧:投出寶貴一票 共建美好香港

      香港第七屆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這既是特區政府完善區議會選舉制度後的首次正式選舉,也象徵香港各級選舉終於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意義重大。此次選舉從制度設計確保擺脫“泛政治化”,構建起良性競爭過程和優良...

    11-14

  • 【來論】胡曉明:施政務實有為 創造新動能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最近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全面務實、有為高效,對“八大中心”及產業發展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劃,並成立各種專責辦公室,全方位、針對性的加速推動產業多元發展,同時全面落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設立人大政...

    11-13

  • 【來論】沈家燊:濱海新區赴港招商座談,津港交流合作商機無限

      今天,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率代表團在香港萬豪酒店舉行經貿座談會,區委常委梁益銘副區長在會上介紹了濱海新區的發展情況。

    11-13

  • 【來論】中美元首會晤釋放全球發展穩定的積極信號

      11月14日至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將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11-13

  • 【來論】屠海鳴:聚焦“習拜會” 期待攜手造福世界

      應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周二(14日)至周五(17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11-13

  • 【來論】文瑜:港鐵應推車費優惠搞活本地消費

      香港疫後復常,旅遊、消費總體呈復甦態勢。但與內地雙向交流出現流出大於流入的現象,一改疫情前的常態。在這種情況下,港鐵推出限時北上車費優惠,我認為應該針對南下旅客相應地推出南下優惠,加大吸引內地客南下消費的力度。同時更...

    11-10

  • 【來論】屠海鳴:金融峰會 讓世界看到了香港甚麼

      國家是香港的堅強後盾,香港是內地和世界之間資金流動的重要渠道。那麼,此次金融峰會的“熱度”,讓世界看到了香港甚麼?

    11-09

  • 【來論】王明凡:強烈譴責“香港制裁法案” 共創香港美好未來

      針對近期部分美國政客違反國際法則,干預香港事務的行為,本人表示嚴厲譴責和抗議。這種嚴重破壞香港法制的惡劣行徑,是對中國內政的暴力干涉,我們絕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並將堅定地同特區政府一道,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

    11-09

  • 【來論】胡曉明:強烈譴責美政客無理“制裁”

      美國政客近年除無理批評香港國安法及抹黑香港,更厚顏無恥公然提法案“制裁”香港國安法司法及執法人員,是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香港特區人員作出野蠻恫嚇,粗暴干預香港依法審理與香港國安法有關的案件,嚴重干涉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11-08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